(馬六甲16日訊)根據馬來西亞精神健康協會於今年9月調查顯示,企圖自殺及自殘的行為日益年輕化,9歲的“孩童”竟不堪受到網絡霸淩而企圖輕生!
馬六甲心靈輔助協會培訓主任謝桂蓮今日受邀到育民中學主講“防範自殺及網絡霸淩”說明會時說,90%的自殺案,是受情緒障礙導致,在馬來西亞的死亡調查指出,29.2%16歲及以上的自殺案,是受到精神困擾。
避免網絡霸淩
同時,她說,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年的報告也顯示,自殺是第二個主要導致全球15歲至29歲青年死亡的肇因。
“在過去45年,全世界的自殺率提高了60%,其中15歲至44歲群組的自殺率達55%,45歲以上的自殺率達45%。”
此活動由馬六甲家長教育行動委員會與馬六甲心靈扶助協會聯辦。
在場者包括馬六甲家長教育行動委員會主席麥誌堅、馬六甲心靈輔助協會主席蔡佑蘭、育中校長吳大鵬、訓導主任林碧珠等。
此外,蔡佑蘭也受邀主講“網絡霸淩”課題,向在場的育中中四生講解如何避免網絡霸淩、如何應付等。
她勸導年輕人,在面對挫折與霸淩時,要記得自己並不孤單,可向身邊的人或該會尋找情緒支援。
她說,青少年面對霸淩時,覺得無人可協助、無人願傾聽、無人明白他、覺得隱私、擔心被處罰或覺得對家人及學校感到羞恥,不敢向他人尋求援助。
她指出,國民大學在今年2月向86名中三學生做出調查,發現53.5%青少年是網絡霸淩、36%面對語言及文字霸淩、25%是受害者、59.3%有上網癮、44.2%面對焦慮與低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