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4日訊)《中國報》第15屆小記者及第14屆青少年記者培訓營,圓滿結束,121名小記者和青少年記者化身一天記者,通過模擬采訪、現場寫作、新聞交流與講座,體驗當記者的甜酸苦辣。
本屆培訓營由《中國報》紅蜻蜓驛站,聯合馬六甲年少情及多媒體大學華文學會聯辦,昨天在育民小學舉行。
經過一連串的節目與儀式,包括破冰遊戲、開幕禮、講座、模擬采訪、團康舞、現場新聞寫作等等後,又是來到了分離的時刻,一天的培訓營結束了。
《中國報》甲州經理林欽為在主場培訓營閉幕致詞,特別向全體的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介紹本屆營長廖德銘,希望大家以他為榜樣。
營長立下榜樣
他說,廖德銘曾是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之後加入《中國報》紅蜻蜓驛站,並秉持回饋精神,回來擔任工委,協助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培訓營。
林欽為指出,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培訓營大約用了3個月籌備,這需要一班工委們的犧牲與付出、不計較,才有今天培訓營圓滿舉辦的成果。
他希望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也能學習付出的精神,日後回來擔任工委,也給更多的未來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立下榜樣。
閉幕禮結束前,林欽為頒發培訓營證書給各組的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代表,接著是團康舞表演,為本屆培訓營畫上句點。
模擬采訪有趣
★彭韻芯(培智華小、五年級)
學習記者的工作,還有寫新聞,覺得很有趣,尤其是模擬采訪的環節,工委們以表演來提高生動的情節,讓我們采訪時更為真實,是最喜歡的環節。
參與體驗不錯
★張晏榕(香林小學、五年級)
老師推薦參與小記者培訓營,學校有兩人參與,整個體驗還不錯。
喜歡寫作文,因為忙於補習,並沒常看報紙,通過培訓營了解報紙出版與閱報好處,以後會多看報紙。
將會嚐試投稿
★林天恩(公教中學、中二)
學習如何寫新聞稿,覺得有意義,幫助了解記者的工作,是不錯的體驗,今後會嚐試投稿。
此外,也通過培訓營認識新朋友,擴大友誼圈子。
認識新聞分類
★丁敏雲(文西阿都拉中學、中三)
對記者行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認識了新聞的分類,及新聞寫作,覺得不會白來。本身喜歡中文,也愛寫作,日後會嚐試投稿。
提升寫作能力
★依莎(寶蘭學校、六年級)
喜歡華文和寫作,通過培訓營可提升寫作能力,並會盡力做好校園記者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