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愛幹淨
(馬六甲27日訊)“嚇我一時,我記你一世。”
鬣鹿(學名:Timorensis)是脾性溫和、個性謹慎的草食性哺乳動物,這類型的鹿習慣性結成小群在一起生活,對於初次見面的人類感害怕,且額外提高警惕。
鬣鹿能識別人類體味。相熟以後,鬣鹿視人類為朋友;而造成驚嚇的人士,鬣鹿將從此將對方列入“黑名單”,拒他千裏之外。這既是鬣鹿的本性。


阿斯亞理自去年6月,在甲市甘榜拉班開設鬣鹿養殖場,營業至今已有11個月左右。養殖場占地約1英畝,目前有29隻鬣鹿,當中包括8隻年僅3至5個月的鬣鹿寶寶。
他告訴《中國報》,與牛肉及羊肉相較之下,鬣鹿肉質更滑嫩鮮美。經營成本雖然高,卻非常容易飼養,因為鬣鹿本身愛清潔,喜愛洗浴,因此不容易引起疾病。
“鬣鹿時時確保足部處清潔的狀態,一般除了睡覺與進食,鬣鹿喜愛將足部浸泡在水池,或將足部舔幹淨。它們也喜歡互相舔舐身體。”


鬣鹿是中型鹿,又稱爪哇鹿。除了每天上午8時及傍晚時分進食以外,阿斯亞理平時準備椰糖漿及鹽水讓鬣鹿食用。前者讓鬣鹿更有活力,後者則幫助提振食欲。此外,它們也得每個月食用一次驅蟲藥。
阿斯亞理披露,養殖場的鬣鹿食用象草(Napier Grass)。這種草不僅容易得到,營業成分也是多種鬣鹿能食用的植物當中至高。
他說,鬣鹿可食用其他植物及水果,如茅草及牛草等;不過,水果多屬寒性,鬣鹿食用後容易生病,因此不鼓勵喂食鬣鹿。


“鬣鹿也喜歡蔬菜,每當本身菜園的蔬菜盛產時,都將多餘的蔬菜喂食鬣鹿。鬣鹿喜歡蕹菜、莧菜及菜豆等,唯一不喜歡的是菜心。”
阿斯亞理除了在甲州各處收集象草,如今也在養殖場後方耕種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幼崽須隔離防被咬
阿斯亞理指出,養殖場的成年鹿,雌鹿體重介於40至60公斤,雄鹿則重達50至60公斤或以上。
“雌鹿每年僅繁殖一次,孕期為8個月。幼鹿甫出生時,必須與鹿群隔離上一段時間,否則其它母鹿將咬傷幼鹿的尾部,導致死亡。”

他強調,直至幼鹿能行動自如,或約2個月後,才能讓幼鹿回歸群體生活。
他說,鬣鹿喜歡藏身在昏暗的地方,尤其是雌鹿誕下幼崽的前兩天,它會遠離鹿群置身在陰暗角落,這時飼主便知道,養殖場即將迎來鹿寶寶。

鹿角成爭奪交配權武器
鹿角是雄鹿繁殖季節爭奪交配權的有力武器。雄鹿的求偶時期,正是鹿角內部的軟骨逐漸骨化、變硬時。此刻的雄鹿,會表現出特別霸道的習性。
阿斯亞理指出,雄鹿的鹿角基本上每年生長一次,脫落一次,次年長出的新角體積更大、結構更為複雜。

“當它們經曆了從有到無,再從無到有的過程,“皇冠“再現,又是雄鹿投入一年一度的”鹿王“爭霸的決鬥之時。“
他說,當鹿角骨化完成,鹿角外的茸皮開始容易脫落時,雄鹿便會在樹幹等地方將鹿角的茸皮蹭掉。

鬣鹿是一夫多妻製的交配係統。雄鹿必須通過競爭以獲取交配權,失敗的雄鹿則會以鹿角撞擊牆壁或硬物自縊,因此阿斯亞理的養殖場落實“一山不能藏二虎“製,以避免如此悲劇發生。
肉質鮮美每公斤RM80
一隻也不舍得賣
鬣鹿肉質滑嫩鮮美,每公斤可售80令吉左右。面對不時有人問津是否售賣鹿肉,阿斯亞理卻一隻也不舍得賣掉。
此外,阿斯亞理將聯手甘榜拉班鄉村管理理事會,推廣鄉區旅遊,開放鬣鹿養殖場讓民眾前來參觀與喂食鬣鹿。
“養殖場後方設有菜園及魚池,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每人僅需3令吉,便能前來走走參觀,與鬣鹿互動;本身或胞弟將親自接待到訪的人士,成為他們的導遊。”

養殖場營業以來,不僅吸引來自幼稚園及校方的參觀團到訪,也有來自本地國立大學的學生前去考察撰寫論文。
籌到款項主要成為PEKALA足球俱樂部基金,也是當地居民的福利基金,協助甘榜拉班一帶的清寒家庭。

位於甘榜拉班的鬣鹿養殖場將於即日起開放給民眾參觀,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5時(中午12時至2時為休息時間)。
養殖場名為“ASY DADDY FARM”,位於876, Kampung Lapan, Bacang, 75200 Mel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