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武吉南眉甘榜葛冬拉浪
(馬六甲12日訊)甘榜路口處的水涵疑似太小,加上地勢處於低窪區,導致武吉南眉甘榜葛冬拉浪在過去數年,皆面對逢雨成災處境,村民叫苦連天。
每當下起大雨時,雨水浸入屋內至少一尺深,住在該路口處及經營飲食生意的居民,首當其衝,單單在上星期,住家3度淹水,導致家具被浸壞、做生意用途的冰箱損壞,損失逾5000令吉。

居民翁財龍(36歲)說,他及家人住在祖屋超過20年,今年2月才在住家前做飲食生意,沒想到這4個月內4度發生水災。
他說,本月2日、3日及6日發生最嚴重的水災,把屋內的4張床、3個衣櫥、洗衣機、冰箱及沙發等浸壞。
他指出,約5年前,該區的大路兩旁溝渠擴大後,偶爾發生突發水災,不過,近期來懷疑甘榜葛冬拉浪路口的水涵,疑似太小,溝渠疑遭阻塞,造成短短一星期內發生4次水災。

因此,翁財龍把水災情況向公正黨吉裏望區州議員魏世德反映,魏氏今早在助理魏菖緯、武吉南眉鄉村社區管理理事會主席納希爾、甘榜登雅鄉理會主席阿米爾、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協調官艾占、公共工程局副主任羅芝達等人陪同下,到該區了解情況。
魏世德及眾人實地觀察後,懷疑甘榜葛冬拉浪路口處的水涵太小,水涵也可能被垃圾阻塞,加上從甘榜武吉南眉上遊流下來的雨水,一旦太大,甘榜葛冬拉浪路口處的溝渠,一時無法負荷大量雨水,而發生突發水災。
魏世德指示公共工程局派員調查水災起因,及清理溝渠,並要求冬牙峇株消拯員前來協助清理溝渠。

7月起所有溝渠投訴由地方政府處理
魏世德說,位於主要大路的溝渠,一般上由公共工程局負責,不過,7月起所有溝渠投訴,將交由地方政府處理。
他說,往後市民若面對民生問題,可通過Respons Rakyat應用程式投訴,比起之前使用的SISPA更有效。
魏氏說,市民隻要下載此應用程式,可直接把照片或視頻上傳,非常方便。
此外,為解決甘榜葛冬拉浪突發水災情況,除了清理水涵,魏世德也將建議公共工程局在甘榜武吉南眉處,增添地下水涵,即減緩雨水及排水湧進甘榜葛冬拉浪。
他說,甘榜武吉南眉的地勢比較高,若下起大雨,雨水及排水從上遊往甘榜葛冬拉浪衝下,很快發生突發水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