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3日訊)近年我國經濟雖未見起色,但進入農曆七月中元節,甲州紙紮行業不受影響,依舊接獲不少訂單,製作大士爺與普度祭祀品,迎慶盂蘭勝會。
曾被喻為夕陽行業的紙紮行,曆經輝煌與衰落,如今總算挺過來,未見式微,生意量反而能保持平穩,可見紙紮在馬六甲依然擁有一定的需求。

位於斯裏芒加的鑫發紙紮行東主謝明發(54歲)指出,農曆七月初已交貨至少20逾尊大士爺,每尊約10尺高,售價1200令吉,配套包含副神大二爺伯、金山銀山、峇峇文化的錢山、沐浴亭及盂蘭盛會紙紮招牌。
他說,紙紮沐浴亭是供孤魂在參與盂蘭盛會前進行潔身,金山銀山與錢山,象征孤魂獲得盂蘭盛會主辦方布施,而陰神大二爺伯則協助大士爺鎮守會場。
“我們也接獲顧客要求訂製西方船,有6尺至20尺長的,寓意接好兄弟來盂蘭盛會,並引導他們往西方解脫。”
謝明發說,製作西方船手工複雜,需要多人協助,至少一個星期完工,故價格不菲,以20尺長的價格,逾3000令吉。
“紙紮粘粘帖帖看似簡單,卻耗時繁雜,製作10尺大士爺約3天,再大型的需更多天完成,而紙紮骨架也考驗經驗與功夫,並非三兩下能掌握。”

他說,雖然現時代的年輕人不熱衷傳統技藝,他們更向往科技與金融領域,但也不乏刻苦耐勞的青年學習並投入此行業。
“馬六甲目前約有5組紙紮行,而清明節、中元節、拜天公、神誕慶典等,都需要到紙紮品應對,依然有市場需求,前途仍備受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