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2日訊)甲州行政議員劉誌良指出,甲州衛生局計劃重啟“社區滅蚊隊”(COMBI),對抗骨痛熱症!
他說,“社區滅蚊隊”是各社區成立的誌願隊伍,注冊在衛生部下。主要任務是喚醒民眾對黑斑蚊及骨痛熱症的認知,教育民眾對蚊症的態度及處理方式,預防骨痛熱症擴散。

劉誌良在州政府掌管衛生及反毒事務。他不諱言,“社區滅蚊隊”早在多年前成立,但目前幾乎全數“冬眠”,沒有展開活動。
“根據甲州衛生局的資料,甲州共有55隊‘社區滅蚊隊’,分別為中央縣20隊、亞羅牙也縣18隊及野新縣17隊,一些同時是居民協會成員。”

劉誌良數日前與衛生局的會議上,提到高居不下的蚊症數據,為此計劃重啟“社區滅蚊隊”,以透過在地方上舉辦的各項覺醒活動,提升民眾意識。
他說,截至本月8日,甲州的蚊症數據達到1577宗,比去年同時期增加271.93%。其中的中央縣最多,達1147宗(增加284.9%)、亞羅牙也縣215宗(增加235.94%)、野新縣215宗(增加246.77%)。
劉氏指出,目前還活躍的疫區,包括愛極樂的達花園、愛極樂高原實迪亞巷及烏達瑪巷、默迪卡花園第2期(M1-M24)、紹佳那英達花園、巴也隆布英達花園第20-29路、峇章柏邁組屋、萬裏望肯巴斯園丘、亞羅牙也格勒默再也花園、進步花園第一期。
“黑斑蚊迅速繁殖除了與氣候炎熱有關,另一方面還是要回到基本原因,那就是地方衛生欠佳,形成黑斑蚊滋生溫床。”

劉誌良:檢查空置單位
劉誌良指出,衛生局執法員將配合4個地方政府的執法員,到荒置空地或長期空置的單位檢查,確保沒有滋生黑斑蚊。
空地與長期廢置的建築物,是滋生黑斑蚊的高風險地帶,尤其空地或建築物內有垃圾或容器一旦積水,就能繁殖大量蚊蟲。
劉誌良說,執法單位將聯手到有關高風險地區檢查,除了加強執法工作,也會安排清理工作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