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9日訊)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耗資260萬令吉,為河邊街紅屋14個商業單位進行第2期的修複工程,預計可在明年5月28日竣工。
一旦完成修複工程,原租戶即可遷入並恢複營業。
馬六甲曆史城市長拿督曼梳蘇丁指出,位於馬六甲河畔的紅屋店屋共有18個單位,屬於市政廳產業,首期修複工程於2016年展開,並於2017年完成;次期修複工程於今年初展開,涉及14個單位。

他說,紅屋位於遺核心區,修複工程需依照指南,而紅屋的建築物曆史悠久,內部損壞嚴重,原訂第2期修複工程可在今年12月底完成,如今預計需展延到明年5月28日才能竣工。
他說, 該工程將作為其他老街建築物的修複參考,以保留建築物原有面貌。

曼梳蘇丁今日陪同甲州房屋、地方政府、環境及綠色工藝委員會主席拿督鄭國球到紅屋聽取修複工程彙報會後,在記者會上如是指出。
他說,一旦修複工程結束,原有的租戶就可遷入繼續營業。不過,在這之前,租戶必須聽取彙報會,以協助保護紅屋的面貌及結構,在進行任何裝修或改變結構之前,都必須預先獲得市政廳的批準。

“即使是造洗手盆,也必須預先申請並獲得批準後,才能進行工程。”
他說, 由於一個單位可能有兩個租戶,為此,18個單位共有26個租戶。之前的租金為每月200至400令吉;修複工程之後,首期工程結束而遷入的租戶,每月租金調整為400至7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