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8日訊)柏淡芙露華小董事長李文強指出,該校第10大馬計劃下的三樓校舍,因校地爭議遭擱置至今,雖然在華基議員協助下已解決問題,但後續進展仍停滯不前。
他認為,柏淡芙露華小雖然是政府資助華小,卻如同棄嬰,有關問題的後續進展無下文,未能解決該校目前面對的瓶頸。

“華小大部分發展經費來自華社,在目前體製下撥款未能全面照顧到華小,盡管近年開始製度化撥款,仍是杯水車薪。”
他認為,華校能根深蒂固在我國國土,全靠前輩們一代接一代不辭勞苦,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精神,自力更生維持下去。
李文強昨晚在該校有蓋籃球場開幕典禮晚宴上致詞時,如是指出。
他說,我國華文教育體係是除了中國,最完整的國家,歸功華教鬥士、華團與華社頑強把關與發展,因此不容任何企圖剝削、消滅學習母語的權益,以及不平等對待華裔子弟在國內大學升學機會。

“大學預科班固打製,爪夷文課題皆是華社迫切關注的課題,甲州華校董事聯合會在這方面積極為州內65所華小及5所改製中學形成一個完整體係,除了把關也致力推動資助推廣中華文化學術活動,華社必須給予支持與肯定。”
另外,他說,該校被納入教育轉型4.0計劃TS25學校變革計劃的先行者,邁向高素質教育,著重學生品行,發掘潛能及興趣的教育方針。
在場者有甲州首長代表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柏淡芙露華小有蓋籃球場兼多元用途禮堂開幕嘉賓廖奕全、建委會主席黃聲報、大會名譽顧問拿督林萬鋒、家協主席湯金輝、柏淡芙露村長宋玞伸及柏淡芙露華小校長羅燕儷等。
有蓋籃球場 命名“廖聲俊黃梅夫婦禮堂”
黃聲報指出,為讓柏淡芙露華小學生有更良好及舒適的學習環境,該校三機構積極發動籌款,並獲得各界鼎力支持,讓有蓋籃球場最終聳立在該校校園,並命名為“廖聲俊黃梅夫婦禮堂”。
他說,該校是甲州中央縣唯一一所中選進行TS25轉型計劃的學校,因此教室需要整改,加強現有校園環境基礎,讓建設更完善,教學設備更齊全。
“校方多年來面對課室不足問題,被迫使用科學室及工藝室充當課室;為了緩和課室不足的窘境,本校三機構即將籌建一座二樓課室樓,工程目前處於初步籌備中,希望各界人士慷慨解囊。”
他強調,該校三機構以正面積極態度接受學校轉型,並高度配合校方,協助學校達成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大藍圖,實行高績效領導與管理能力,以及優質教學的宏願。

謝守欽:教育改革 需要時間
謝守欽指出,政府的教育撥款或許杯水車薪,但希盟政府至少執政後,將過去一成不變的教育撥款,增加超過9000萬令吉,是前所未有的。
他說,雖然這筆華小款項不及其他教育體製多,但是教育政策的改變與努力,政府也無法一瞬間將所有事情變得完美,因為羅馬也非一夜之間建成,任何製度或政策上的改變需要時間。
“董教總會於今年5月曾發文告,指教育改革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製度改革更需政治意願與社會共識,方可達成,我認同此說法。”
他強調,政府若沒有意願進行製度上的改變,今時今日也不會有“華小獲得5000萬令吉撥款”的存在,政府也前所未有撥款1200萬令吉,讓全國華小申請,以繳交排汙與水電費。
盡管非該區議員,謝守欽仍撥款1000令吉給該校,並答應有機會將拜訪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