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2日訊)對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實現文化的有效傳承,令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馬六甲勇全殿於2017年底接獲王爺旨意,於2020年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再次舉辦送王舡大典,該殿如火如荼展開籌備工作,先是於今年10月為長度21尺8寸、寬12尺及船身8尺高的王舡,進行開斧儀式。

該殿接著於12月6日(農曆十一月十一)舉行豎篙燈儀式,以知會神明該殿已積極為明年末季舉行的送王舡大殿展開進一步的籌備工作。
勇全殿接獲座主池府王爺旨意,展開豎篙燈儀式,是一種甚至在中國也已經簡化了的儀式,將54尺高度,且筆直的竹竿,豎立在該殿範圍內。
送王舡小組主任拿督顏泳和律師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豎篙燈的儀式背後的意義深重,也顯示王爺顯靈。
他形容,王爺諭令12位不同生肖的男善信,將手中的銅錢放入豎篙燈使用的竹子內,另外也基於明年庚子年閏四月,因此要求一名女善信參與。

“12位各生肖代表全世界的人士參與豎篙燈儀式,並知會眾神明勇全殿正籌備送王舡工作,猶如拉攏全民力量,讓送王舡大典更成功進行。”
他指出,閏年不是個容易度過的年份,也不會是個好年,而王爺卻要告訴眾人,隻要大家“合作,同心協力,有信心,必能度過一切”,豎篙燈的當兒王爺已顯靈,並傳達信息。

他說,燈盞徐徐上升之前十二生肖代表及一名女善信牽手圍繞著燈盞,女善信穿插在生肖鼠與生肖豬之間;男善信代表“子”,女善信代表“女”,形成“好”字,意味著庚子年每個月,將會是好月份;而13人手牽手也意味著團結,同心。
■顏泳和:淨化豎起竹竿地洞 助消不好氣場
顏泳和指出,勇全殿工作人員挖掘深度6尺半的地洞以豎起竹竿,並在未栽入竹竿之前,在地洞內導入10公斤粗鹽及約3公斤的茶葉,兩者皆具淨化功效,有助於消除不好的氣場。

“勇全殿準備好111塊裹著天公金的磚頭,讓在場人士發願並將金磚放入地洞內;我們相信若土能生金,善信的願望也必能實現。”
該殿隨後在顏泳和率領下,前往雙島城進行駐紮兵營儀式,以為神明的兵將準備住宿地點。

另外,他說,籌委會一心想依據傳統方式舉行送王舡大典,王爺也願意指點與教導。
“早在1919、1933甚至19世紀舉行的送王舡大典都有采蓮隊,48名采蓮隊隊員必須集訓一個月不得已歸家,亦不能有任何性行為。”

他強調,盡管王爺願意賜教,但該殿理解當今社會進行類似的禮儀必有難度,因此將交由緣分定奪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