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2容易记 33对新人 因爱婚了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0202容易记 33对新人 因爱婚了

    (马六甲2日讯)20200202,这个日子太特别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古城33对新人,趁着今天2020年2月2日特别日子,于兴安天后宫婚姻注册局注册结婚,让自己重要的一天留下特别及难忘的回忆。

    谢雪莲展示将于特别日子,送给注册新人的小礼物。
    谢雪莲展示将于特别日子,送给注册新人的小礼物。

    据了解,今天也是该婚姻注册局近4年来,一天内最多新人注册结婚的一天,可见许多新人对此好日子情有所钟,决定在这天与心爱的人共结连理。

    兴安天后宫婚姻注册局于今日上午8时至下午4时,为相关新人主持注册仪式,由注册官周凤兰及黄美妹分批主持。

    该注册局执行秘书谢雪莲指出,许多特别日子都会受到新人的青睐,选择当天注册结婚。除了今天20200202,接下来的2月20日有12对新人注册、2月22日14对。

    她说,今年2月有29日也有3对新人注册,询及以后可能要4年才欢庆一次注册纪念日时,新人们都不介意,且说相关日子特别。

    “至于5月20日(520)这天开始有很多新人来询问,相信当天注册人数也会多,但2月14日情人节注册人数则没那么多,共有10对新人。”

    谢雪莲说,10月10日这天相信也是许多新人喜欢的日子,因此该局计划在当天举行集体结婚,有关登记申请预计在6月份开放。

    “配合在特别日子或大型注册仪式,我们都会为新人准备小小礼物,祝福他们,而今天则送上特制的结婚豆沙饼礼盒。”

    小礼盒内有6片豆沙饼。
    小礼盒内有6片豆沙饼。

    新人吴振伟(31岁,来自怡力,销售员)及郑余芬(31岁,来自玛琳,酒店市场员)

    我们在中学时开始交往,在一起12年了,去年9月就看中今年2月2日这天,选择在此天注册结婚。

    喜欢这一天,因为它很容易记,很特别。

    周凤兰(站者右)为一对新人郑余芬(站者左起)及吴振伟,主持注册仪式。
    周凤兰(站者右)为一对新人郑余芬(站者左起)及吴振伟,主持注册仪式。

    新人辜智贤(24岁,来自武吉南眉,工程师)及陈彩虹(21岁,来自古鲁蒙,化妆师)

    20200202,这天很有意思,我们于半年前就选定要在此日注册结婚,携手走入人生另一旅程。

    在7年前因工作而相识,却没想到我们原来是在同一间中学求学,可能中学我们曾相遇,觉得缘份就是如此奇妙。

    辜智贤(左)及陈彩虹。
    辜智贤(左)及陈彩虹。

    新人张业霖(32岁,来自吉隆坡,医生)及刘一芃(29岁,来自武吉峇汝,医生)

    两地姻缘一线牵,我们其中一人虽来自吉隆坡,一人来自马六甲,因一人被派到马六甲中央医院工作,另一人获安排到同样医院实习而相识,谱下爱情恋曲。

    认识了两年,去年大家觉得是时候走上红地毯,加上觉得今年的2月2日很美,因此选择在这一天,于马六甲注册结婚。

    求婚仪代是在我们于邮轮上度假时进行,非常难忘。

    张业霖(右3起)、刘一芃与家人分享喜悦。
    张业霖(右3起)、刘一芃与家人分享喜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新国国大宗教学硕士生 访天后宫 户外教学

    (马六甲1日讯)新加坡国立大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昨天在许源泰教授带领下,到马六甲进行户外教学,首站造访兴安天后宫,以了解马六甲妈祖信仰的传扬概况。

    一行人扺步时,受到天后宫署理主席吴添福、副主席陈庆宇及多名理事接待欢迎。吴添福向来访的学者讲述兴安人对妈祖的崇敬与自豪的故事。

    他说,妈祖是兴安人家乡莆田的神祇,历史上确有其人,她的一生仅有短短廿八年,在一次拯救海难时牺牲,但其大爱与慈悲精神,却流传了千年,不啻是莆田的传奇。

    兴安天后宫变课堂,参与户外教学活动的研究生专心聆听吴添福的讲解。右为他们的导师许源泰教授。
    兴安天后宫变课堂,参与户外教学活动的研究生专心聆听吴添福的讲解。右为他们的导师许源泰教授。

    “今天的妈祖信俗已不单单是兴安人的妈祖,而是世界的妈祖。妈祖信俗在2009年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马六甲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我们在双遗的光环下传承与弘扬妈祖信俗,与有荣焉!”

    吴添福也向学者分享兴安天后宫以扶鸾方式与神明沟通、在地化的妈祖灵验事迹、早期使用的中巫双语签文、赴台取经首办妈祖文化节经历、承办湄洲祖庙“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盛大活动的激情及与湄洲祖庙的联系互动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研习团与导师许源泰教授,及兴安天后宫理事合影。前排左3起为随行的大马海星公益平台主席郑秉吉、许源泰教授、吴添福、吴必达、陈庆宇、吴金瑞。
    新加坡国立大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研习团与导师许源泰教授,及兴安天后宫理事合影。前排左3起为随行的大马海星公益平台主席郑秉吉、许源泰教授、吴添福、吴必达、陈庆宇、吴金瑞。

    他阐述兴安天后宫与兴安会馆的从属关系与发展轨迹,天后宫的妈祖金身从1945年会馆成立时,从莆田请来的开基妈祖金身,逐步增添镇殿妈祖、大甲妈祖、湄洲妈祖(炉主行身)及应时代需求特设的妈祖行身,从原来的一尊金身,增添至五尊,集合海峡两岸及在地妈祖发变迁过程。

    他说,“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不断引领乡亲善信团结、友爱、传承、奋进,努力守护兴安天后宫,确保发展与时俱进。

    许源泰指导观察庙宇碑文

    许源泰博士在兴安天后宫现场教学,指导研究生观察宗教庙宇的碑文及发展轨迹。

    教授目前担任东南亚华人文献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佛光山人间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加坡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六甲清华宫荣誉国际学术顾问大同书院副院长。

    到访的新大硕士研究生共有19人,他们皆选修宗教学,当中多数中国学生,另一学者是意大利籍香港大学博士后。

    他们在许教授的带领下到马六甲进行两天一夜的户外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参与,提升研究生对中国宗教在海外传播与发展的知识深度,及培养丰富的宗教文化和环境之感性体验,提供课堂和文本以外的户外学习经验,研究和洞察华人宗教在马六甲的历史变迁。

    据悉,两天的行程,学者们也将造访宝山亭、青云亭、勇全殿、清华宫,探索蕴藏在历史城马六甲的悠久宗教文化。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