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6日訊)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加劇,且受到行動管製令影響,除了民眾外,州內各華社團體春季祭祖儀式也因此紛紛喊停。
甲州大部分華團每年恰逢清明節舉辦春祭活動,以趁著有關常年活動,拉近老幼宗親之間情誼,唯獨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每年風雨不改舉行的祭祖儀式也受牽連。

盡管受訪的大部分華團代表受詢時告訴《中國報》,理事會一致同意將春祭活動延後至疫情好轉後再進行,不過,隨著衛生部早前宣布,不鼓勵國人在未來6個月至1年內進行多人聚會,因此,相信有關活動恐“凍過水”了。
受影響的也包括華社重點活動之一的馬六甲華人抗日義士紀念公祭儀式。

有關公祭儀式自古以來定在清明節正日舉行,並彙聚州內五六十個華團及政商代表,及培風中學管樂團,齊聚在馬六甲華人抗日義士紀念碑前,以紀念先賢們為國捐軀的貢獻。
不過,該籌委會因顧及公眾、社團代表與學生的健康而將公祭儀式取消,並做好最壞打算,今年破例取消活動。

■馬六甲江夏堂黃氏宗祠總務黃瑞滿
宗祠原訂3月22日舉行春季祭祖儀式,隨後返回宗祠頒發會員子女獎勵金,讓宗祠更添生氣,無奈受到疫情影響且行動管製令已開跑,隻好展延活動,直至情況好轉再另做安排。
春祭是宗祠常年活動之一,過去逾20年每年風雨不改進行,三大機構宗親一起登上三寶山義塚祭祖。
盡管今年被迫取消,但相信祖先神明明白,宗祠也鼓勵宗親們各自在家祭祖,向祖先與神明祈求保佑子孫平安。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春祭及秋祭或同時進行,無論如何希望疫情能在4月底轉晴,大家日常生活恢複正常後,再洽商祭祖安排。

■潁川堂陳氏宗祠青年團團長陳為寶
宗祠每年訂於農曆二月十五日,適逢陳元光開漳聖王千秋之日,舉辦年度春祭活動,因此沒有面對因疫情影響而被迫展延的情況。
由於理事考慮到宗親們在清明節期間,各自需要祭拜祖先,因此決定每年提前進行,方便宗親在清明節期間能專注處理祭祖的事宜。

■馬來西亞仁貴顏氏宗祠族長拿督顏貞強
宗祠每年在春祭儀式後,將筵開數席與宗親吃午餐,同時頒發會員子女獎勵金,不過今年將押後午宴,並在位於估俚街的宗祠內,進行簡單的祭祖儀式。
成立迄今已有逾30年曆史,但祭祖儀式是先輩代代相傳的習俗,因此需要如常進行,並由數位理事負責祭拜,避免人潮集聚。
至於訂於4月底舉行的春祭午宴,或展延至5月多進行,但還得視疫情情況而定。
在這非常時期,宗祠已安排負責人為宗祠內的神祖牌接香,包括宗親安置在宗祠的神祖牌,春祭秋祭時也會以三牲祭拜。

■馬六甲樂安孫氏公會總務孫族傑
公會每年前往日落洞義塚祭祖時,會擲筊遴選年度頭家爐主,由於今年無法順利進行,以致頭家爐主陣容,首次出現連任的情況。
先賢自50年代舉行春祭儀式,眾理事及頭家爐主每年趁著清明節清理義塚,緬懷祖先,隨後擲筊選出值年頭家爐主。
原訂4月12日舉行的春祭暨頒發宗親子女獎勵金,及第9屆新屆理事就職禮聯歡晚會,也因為疫情被迫取消。

■馬六甲華人抗日義士紀念碑管理委員會主席兼甲中華大會堂主席張民生
衛生部日前宣布接下來6個月不鼓勵任何集體活動,雖然籌委會暫未決定是否該索性取消馬六甲華人抗日義士紀念公祭儀式,但 不排除今年破例不舉辦。
公祭儀式每年在清明節正日舉行,籌委會已早在一個月前提前發出邀請函,豈料受到疫情影響,於上周發出通知喊停活動。
這也是因為籌委會接獲不少華團電話諮詢,甲華堂署理主席吳添福及籌委會秘書賴瑞林召開會議洽商後,最終決定取消活動,直至疫情好轉,或政府宣布允許進行集體活動再進行。
參與公祭儀式的尚有培風中學管樂團,家長也非常不放心孩子在疫情期間在外參與活動,因此籌委會顧及學生及出席者安全,將活動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