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0日訊)13個國家醫療及相關機構參與“一帶一路”多國抗疫遠程交流會,借助線上交流平台,對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疫情進行對話討論。
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馬來西亞中醫總會、國際鄭和協會籌委會等經鄭和.朵雲軒(馬六甲)藝術館協調下,於昨日進行長達90分鍾的交流。
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常務副主席拿督威拉顏天祿說,新冠肺炎疫情在馬來西亞肆虐,對雞場街造成極大的影響。
他說,政府在3月18日實行全國製的行動管製令至今已累積超過4300宗的病例,死亡案例有70宗,治愈出院人數多達2000宗。這說明了管製令在抑製疫情擴散方面奏效,但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嚴陣以待。
他說,透過這次線上交流會可以進一步了解新冠肺炎,在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對新冠病毒進行預防、調理和治療。
中國三亞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中國鄭和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治國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使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也讓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面臨挑戰。
他說,世界各國在此時需本著“互助共贏”的精神,一同攜手對抗這場“疫仗”。
此外,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院長助理佘軍軍、呼吸內科主任李滿祥、感染科教授劉正穩、國際教育學院張華等代表中國醫療機構,也就“新冠肺炎的個人防護與危重病人的治療”、“新冠肺炎的鑒別診斷”、“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療”進行發言。

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
做足防護切斷感染源
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認為,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是個人的防護措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因為在保護了自己和他人的同時,也能切斷感染源。
他說,在治療重症患者方面,主要通過抗病毒治療和ECMO,為病患提供營養及維持體內電解質等各方面的平衡等相應措施,直到患者康複。
參與“一帶一路”多國抗疫遠程交流會的馬來西亞代表包括中醫總會總會長楊偉雄、財政邢益騰、學術主任黎家祥、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行政主任陳煒建等。
這次會議由中國三亞公共外交研究院和西安交大一附屬醫院共同發起,邀請了泰國、印尼、伊拉克、伊朗、蘇丹、馬拉維、巴基斯坦、巴林、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相關單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