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4日訊)一名來自東馬的舞蹈員,在行動管製期失去了在馬六甲的工作,還在一夜間被令離開宿舍,幸在機緣下找到一份在特殊中心任指導員的工作,雖是從零開始,卻讓心與生活得以在疫情中踏實起來。
25歲的迪莫地是一名來自沙巴的卡達山杜順族原住民,從小就擁有舞蹈細胞的他,從未想過有朝一日,他會成為特教中心的指導員。
當初,他離鄉背景於2017年底渡海到馬六甲,就是為了追尋在大舞台演出的夢想,未料到僅2年餘,他就因疫情而失業,靠接濟度日。

與他一同到馬六甲工作的東馬舞蹈員共有30人左右,包括他的死黨法利(巴瑤族)及莎莎(卡達山族)。他們自3月中的行動管製令不久,就接到解約的通知,所有舞蹈員被令馬上離開宿舍。
“其實,我和朋友在今年初已簽訂新合約,對於突然被解約,我們都感到很震驚,也不知所措。”
離開宿舍後,他們成為了遊民,為了省錢而合擠住在旅館或民宿,迪莫地及沙利還是較為幸運的,他們後來遷入莎莎親友的家暫住。

連續數個月依靠積蓄過活,眼看就快用光了,他們還找不到工作,迪莫地心裏掙紮著是否向家人求助以借錢買機票回鄉,但這是他最不願意走的一步。
機緣下讓他認識馬六甲肯納兒協會特殊青少年技職教育中心董事長黃玉環,後者是代一位朋友捐助蔬菜箱給馬六甲卡達山杜順協會,後了解到迪莫地等人的情況,剛好教育中心有空缺,迪莫地、法利及莎莎在應徵及接受培訓後,如今已成為該中心指導員。

迪莫地:慶幸找到有意義工作
30名同失業的東馬原住民舞蹈員,僅有迪莫地、沙利、莎莎及另外兩人迄今仍留在馬六甲,其他人都已返回自己的家鄉。
迪莫地對自己和兩名死黨能找到固定且富有意義的工作感到慶幸,據他了解,另外兩名仍逗留在馬六甲的舞蹈員,如今隻是暫時做著打掃或幫傭的工作。
他說,在特教中心工作後,才學習與特殊人士溝通,由於剛上班時,中心還在停課,為此參與了中心提供的特別培訓,讓他們得以掌握一些技巧。

迪莫地自認脾氣好,有耐心,這讓他在指導特殊學員時,也能更快上手。除了進行技職工作指導,迪莫地與沙利等人也發揮所長,將簡單的舞蹈動作納入教學中,大家皆樂在其中。
由於中心為慈善機構,迪莫地等人除了日常教學,也參與中心的公益籌款活動,並在活動上演出傳統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