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30日訊)馬六甲華文國民型中學曾推薦兩名符合資格的華裔教師接任語文科主任職,其中一位是馬大中文係的卓越教師;但甲州教育廳仍舊一意孤行,委派印裔老師出任該職。
學校三機構今日說,甲州教育廳並沒有給予沒接納、批注推薦人的理由。

除了語文科主任,甲州教育廳也調派一名巫裔出任該校學生事務副校長(第二副校長),引起學校三機構極度不滿,認為向來很尊重國民型中學董事會建議的教育廳已經變質,根本不將董事會的建議放在眼裏。
三機構今天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不滿,並已向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馬漢順及馬華甲州聯委會主席拿督林萬鋒求助,冀風波能盡早解決。
該校是於昨日接獲有關消息,指學生事務副校長職由一名巫裔任職,語文科主任則由目前在該校執教的一名印裔教師任職,兩人將在下周一(2日 )正式接任有關職務。
該校95%學生為華人子弟,加上董事會向教育廳提呈建議信函時,曾獲回應將“盡他所能”接納董事會的建議,但結果卻恰恰相反,才引起學校上機構極度不滿。
該校昨日接獲有關消息至今,並沒有與甲州教育廳廳長莫哈末阿占接洽,但打算在今午3時,甲州5所國民型中學與甲州教育廳的見面會上,提出不滿。
據知,2013年國民型中學發展理事會及大馬行動方略聯盟改製中學發展委員會,日前提交“國民型華文中學十大訴求”予甲州教育廳。
在場者有董事會署理主席康秀春、董事兼華中前語文科主任成立才老師、家協主席劉愛華、理事陳乙萫、副主席陳文圈及李炳漢及校友會主席彭金勝。

■華文科為必修科
成立才說,華文科在國民型中學是必修科目,因此語文科主任責任重大,除了需掌管國文與英文科,還得兼顧華文科,職務包括檢查學生練習簿及入班視學。
“假設不諳中文者出任語文科主任職,他(她)無法檢查學生的華文科練習簿,也不能進入課室視學,那麼必須由其他老師執行,這將加重其他老師負擔,也對該名老師欠缺公平。”
他認為,其他源流學校語文科主任由友族出任根本不成問題,但國民型中學的華文科是必修科目,就必須由華裔出任。
他說,學生事務副校長一向針對學生和家長的問題進行協調,若副校長不懂得中文,或在溝通上產生誤會,到時不止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造成各族難以團結。
■學生源自華小
康秀春說,國民型華文中學新生源自華小,新生到校上課初期對國語相當陌生,所以校方必須具備華裔教師,或不諳中文、但了解華族中華文化的華裔教師,方便與學生進行溝通。
“我們不排斥友族同胞,但教育廳應該委派他們出任更合適的職位,要知道維持一所國民型中學並不容易,建校方面即使有政府資助,但基本上都靠學校自力更生。”
她不諱言,接獲消息後十分氣憤,也認為如果教育廳繼續為所欲為派不諳華文的教職員到國民型中學出任要職,國民型中學料會變質。
她說,甲州各所國民型中學近期面對類似問題,較早前聖母女中也獲派兩名不諳中文者出任副校長職,根本不利於華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勢必要糾正教育廳廳長,不能讓他覺得想怎樣就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