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3日訊)馬六甲甘榜爪哇木屋拆除後,在河岸邊發現一塊水上石碑。
石碑豎立在甘榜爪哇和馬六甲河人行走道間的河岸,遠看似華式墓碑,近看後卻無人名姓氏和日期,不過從石碑正面模糊字跡,隱約見到“南無廣博”字體,另有“身”字一半浸在水中,石碑側邊同樣刻了該4個字句。

該位於甲市區祈安路和武雅拉也交界處、相信是唯一最集中的甘榜木屋區,是於今年9月24日正式拆除。
25間木屋中有些沿著馬六甲河而建,至今有超過50年曆史,有些木屋早前更是擴建至馬六甲河上。
該處的後續清理工作至今日還在進行,而石碑相信也是拆除木屋過程中被發現。

目前還無法確認和鑒定石碑豎立在河中的原因,也暫時無從考證石碑的年分或年代,以及為何甘榜爪哇河岸會有一塊石碑。
經一番研究,相信該石碑刻著“南無廣博身…”字眼,根據網上資料,念廣博身如來,任何一個鬼道聽到這個佛號,喉嚨就打開,身體變壯大,且脫離鬼道。那些個鬼道,幾千萬眾喉嚨被鎖住,喝不到水,很痛苦,念廣博身如來,他就喝得到,還可以馬上升天。
另一方面,馬六甲香林覺院理德法師受詢時說,“南無廣博身如來”之意是祭祀餓鬼施法事,並非一般人們見到在路邊的南無阿彌陀佛石碑,作為鎮鬼用途。
法師相信該石碑在很早期是豎立在地上,當地也曾經有辦過施食餓鬼法事,後因河道挖掘和發展而下陷,最終下半截在河道,隻露出上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