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9日訊)瑪琳再也查希18路通往慕尼18路設有多個路拱,由於一些路拱太高,不符合規格,車輛行駛時,車底一再與路面摩擦刮損,路面也留下痕跡。
瑪琳再也居民協會希望有關當局前來改善不符合規格的路拱,避免路拱威脅道路使用者安全。
該協會主席蘇德招說,雖然在花園有限定車輛時速,但仍有很多缺乏公民意識的駕駛人士,在花園橫衝直撞,因此建設路拱是必須及重要的,以減低車速。

他說,據了解,甲公共工程局和地方政府都有建設路拱的規格,因此希望當局能按照規格,改善瑪琳再也一帶路拱,避免不合規格的路拱影響道路使用者。
他以查希18路及慕尼18路為例,這裏共有12個路拱,本身載家人一車4人,經過該路段的路拱時,雖然已放慢車速,但車底還是和路面摩擦,車底刮損。

他指出,也有一些路拱兩旁的路面開始下沉,希望有關當局可以改善不合規格的路拱。
此外,該協會副主席兼查希18路的居民林慶興說,一些路拱太高,車輛行駛時,車底一再與路拱摩擦,幾乎每天都可聽到車輛的車底遭刮損聲音。

該協會秘書林興南說,本身住在查希7路,該路共有5個路拱,很多車主為避開大路的紅綠燈,就取道該路,導致該路交通非常繁忙,居民出入不便,因此設路拱是協助減車速。
他說,該路在兩星期前就發生意外,這經常與駕駛態度有關係,希望大家放慢車速,避免威脅居民安全。

出席者包括該協會副主席楊柏祥、副秘書陳誌源理、福利及運動組主任蔣再順及理事林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