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0日訊)甲州衛生及反毒委員會主席拿督拉末馬裏曼說,甲州截至本月5日已累計2720宗骨痛熱症病例,相比去年同時期上升34.85%,另有8人不幸丟失性命。
拉末馬裏曼也是巫統阿依摩叻州議員。他說,甲州累計43宗基孔肯雅症,中央縣有39宗,野新縣及亞羅牙也縣各有2宗。
他強調,甲州目前沒有任何茲卡(Zika)病例。

拉末馬裏曼今日在州議會上回應行動黨怡力州議員拿督鄭國球提問時,這麼指出。
他說,數個單位聯手檢查州內14萬5347個建築單位,並援引1975年滅殺傳染病蟲法令,開出1254張罰單,和187張通知信。
他說,社區滅蚊蟲隊(COMBI)透過各種社區活動,包括滅蚊、清潔運動及教育宣導等,在65個站點進行滅蚊行動,有關措施證實奏效。
活躍疫區減至6個
“COMBI展開系列活動,成功讓每周骨痛熱症累計病例,從原本每周逾90宗下滑至逾60宗,至於活躍疫區則從原本11個,減至6個。”
拉末馬裏曼說,當局至目前已在州內各地,噴射蚊霧6611次,當中包括中央縣4394次、野新縣1063次及亞羅牙也縣1124次。
另外,他說,當局在哥打拉沙馬那烏達瑪花園組屋釋放雄蚊控制蚊子數量技術起正面效應,該組屋沒有出現任何骨痛熱症病例。
“但是有關技術費用高昂,單在哥打拉沙馬那烏達瑪花園組屋釋放雄蚊,已耗資20萬令吉。”
盡管如此,拉末說,當局接下來計劃繼續將有關技術帶到其他嚴重疫區,但必須務必斟酌處理。
謝守欽: 沒基孔肯雅症數據 恐難提高民眾意識
行動黨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說,霹靂州半年前的基孔肯雅確診病例飆升30倍,而甲州衛生局目前的數據,並沒有顯示州內基孔肯雅症確診病例,恐難以提高民眾意識。
針對有關事項,拉末馬裏曼說,將向有關當局建議,以添加及更新基孔肯雅症數據。
此外,拉末馬裏曼認為,鄉委會(JPKK)在消滅蚊蟲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有條件行動管製令暫告一段落,意味著一系列滅蚊活動可照常進行。
“環境衛生影響蚊蟲滋生,因此鄉委會應更謹慎,一旦發現周遭環境衛生被破壞,應立即向當局投報,交由當局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