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0日訊)老街多條小巷淪為垃圾場,建築廢料、床褥、枯枝、食物殘渣、瓶罐等垃圾堆積,不但阻礙小巷通道,也嚴重破壞小巷衛生、美觀及市容。
打金街、估俚街、豆腐街的小巷堆積垃圾,尤其打金街情況最糟糕,一袋袋垃圾和建築廢料“霸占”巷子走道。


馬華市議員陳煒建接獲民眾投訴後,今日實地了解情況。他說,根據附近商家,打金街有兩個垃圾桶,雖然沒爆滿,但民眾習慣性把垃圾丟在地上,導致垃圾堆積。
他說,也有一些人取走可再循環物資,沒重新包好垃圾,垃圾散落滿地,十分肮髒,一些垃圾則掉進溝渠,引發阻塞問題。

他指出,州政府在2014年提升世遺老街區的小巷,包括畫壁畫、設人行走道,增添巷子的生氣,同時增加照明燈,從而降低治安問題,避免市民、遊客戰戰兢兢走在黑暗的小巷。
他說,提升後的小巷成為不少市民、遊客穿梭老街的捷徑,而垃圾堆積、建築廢料亂丟的情況,讓美化後的小巷失色,也令人留下不良印象。

陳煒建說,當局可援引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第82條文、2007年固體廢料管理與公共清潔法令第75條文、1974年道路、溝渠及建築物法令第46及第47條文,對付亂丟建築廢料的垃圾蟲。
“其中2007年固體廢料管理與公共清潔法令第75條文的罰款最高,一旦被定罪,可被罰款最低1萬令吉、最高10萬令吉,或坐牢不超過6個月,或兩者兼施。”
他將向甲市政廳及固體廢料及公共衛生管理機構反映問題,希望當局采取行動和關注小巷垃圾與清潔,包括貓糞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