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2日訊)疫情導致2020年大馬教育文憑(SPM)考試一再拖延,無形中對考生造成心理壓力,甲州兩名華裔學生排除萬難,最終考獲全A+佳績。
SPM考試日前放榜,甲州教育廳宣布州內有4名優秀生考取全A+,其中兩人是來自英華中學(ACS)的盧彥達及聖嬰女中(IJC)的楊伊鑫。
盧彥達是州內唯一一位考獲最多A+的優秀生,包括華文科在內共11科A+;楊伊鑫則獲得9A+。
甲州有215名大馬教育文憑優秀生, 當中4人考獲全A+,另211人考獲全A。
◆盧彥達(英華中學,11A+)
上網課不理想
政府宣布落實行動管製令初始,相當擔心無法完成課程應考,加上網課使師生無法面對面交談,相較實體課比較不理想,因此倍感擔心和壓力。
SPM考試因疫情一再展延,造成心理越來越沉重,幸有父母、師長和朋友不斷支持和鼓勵。
老師們非常盡責,會逐個致電確保沒有學生缺席網課,疫情當下也以最好的方式教學,確保學生學習進度不受阻。
我考獲11A+成績完全在意料之外,因英文和華文科此前表現欠佳;除了9科基本科目,我另報考華文和會計學。
我也是一名羽毛球州手,疫情期間無法練球,故將時間用在複習功課,幾乎每天飯後會定時複習至晚上10時許。
我畢業於峇章華小,UPSR及PT3考試皆考獲全A。
我的誌願是成為一名航空工程師,接下來打算出國深造。

◆楊伊鑫(聖嬰女中,9A+)
聽歌 刷手機解壓題
疫情期間一直努力跟進網課,隨著政府一再宣布延遲SPM考試,自然萌生想放棄學習的念頭,但父母和老師不斷鼓勵,叫我不要放棄。
通過聽歌、閱讀、刷手機等方式解壓,也沒有固定的複習時間,想學習的時候會自律學習,不想學習的時候會讓自己放鬆,這是我自小的學習方式。
平時愛看韓國劇、動漫,也向媽媽學習毛線編織。
原本預料會考獲7A+,因考試時間不足,作答完畢後沒有多餘時間檢查,成績放榜後本身和父母皆感到很驚喜。
接下來或到大學預科班或申請獎學金念A-Level課程,想當一名信息技術工程師,但如果獲得獎學金修讀醫學課程也會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