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8日訊)行動管製令換複蘇計劃如換湯不換藥,民眾對防疫政策及漫長封鎖大感麻木、失望!
政府昨天宣布延長全國大封鎖,並指不再使用行動管製令字眼,現稱處於國家複蘇計劃的哪個階段。對於政府這項宣布,受訪的百姓和商販皆認為隻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對已經習慣新常態的他們而言,複蘇計劃並不會對他們產生太大變化,反之他們已對漫長的封鎖感到麻木,甚至失望。

他們期望政府能加大經濟援助力度,如延長在地方政府食肆營業商販的攤位租金、給予學生教育補助、減免產業稅或土地稅務等。
全封鎖不公平
◆自雇人士石聯慶

複蘇計劃是全國大封鎖的延續版,隻不過是換了名稱的防疫模式,對商界或個人而言沒有出現明顯變化,仍然是禁止跨州跨縣、非必要領域的商店還是門照關,生意不能做。
政府應該針對某些確診病例比較高的州屬,落實管製令或封鎖,而非像如今每個州都封鎖,這無疑對病例少的州不公平。
複蘇計劃或政府援助,也該重視日薪打工族,畢竟他們生活較苦。
應減免數據費
◆學生王溦

政府應該為學生尤其大學生提供教育援助,如發放補貼購買電腦或網課所需的設備。
政府亦可以考慮給予手機上網數據費減免,讓學生在疫情不可返校上課的時候,有足夠數據和合理收費,繼續上網課。
開到10pm沒幫助
◆茶水小販蕭玲菜

即使政府允許延長飲食業的經營時間,可是大部份人早已習慣在管製令和大封鎖之下的新常態生活,每天進入傍晚時分,街道上民眾寥寥無幾,晚上8時更無人影,讓小販營業至晚上10時,對我們的幫助不大。
小販在疫情期間獲得的援助不多,希望政府延長封鎖的同時,也該為我們這些收入不高的小販著想。
8pm過後沒人潮
◆熟食小販陳海誫

延長小販營業時段能讓小販有充足時間收拾攤位而已,對生意收入幫助不大,因為晚上7時許或8時之後根本沒有人潮,如果小販繼續營業至晚上10時,相信會虧本。

我們希望政府放寬封鎖的領域,包括讓顧客在食肆堂食,並在複蘇計劃中允許州內跨縣,先刺激州經濟發展,再放眼落實接下來數個階段的該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