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9日訊)雞場街牌樓至舞台路段,一條街左右兩排店面路名皆不同,分別是觀音亭街及雞場街。
甲曆史城市政廳早前在各老街區裝置路牌,方便公眾及遊客認識老街路名,而觀音亭街路牌就設在雞場街牌樓下(淡米爾衛理教堂路口),有民眾誤以為路牌置錯,唯經查證,該路段左邊店面路名確實為觀音亭街。

相關民眾指出,向來都以為有關路段屬雞場街,但原來該街道竟有2路名,左邊店面從牌樓延伸至舞台都是觀音亭街,而右邊店面(從小巷開始)的路名為雞場街。
馬華甲曆史城市議員陳煒建受詢時說,有關路牌並沒有置錯,相關路段的確擁有兩個路名,觀音亭街是從青雲亭路段延伸至雞場街牌樓,而雞場街路名是從雞場街牌樓不遠處的小巷開始,延伸至三叔公土產店路口。

他說,該路段左右兩排商店各有不同路名,也算是當地一項特色,不過相信有很多民眾對此還不知情。
他指出,接獲民眾反映荷蘭街一路牌不翼而飛及巴刹拉馬路店屋二樓路牌半邊鬆脫,擔心墜下時會危及路人。

“巴刹南馬路的路牌在投訴24小時後已更換,而荷蘭街路牌重置工作仍在進行中。”
陳煒建指出,世遺老街區路牌是在2019年裝置,共有5種語文,即華、巫、英、淡及爪夷文,可以讓遊客及民眾了解路名含義,凸陷我國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特色。

他說,路牌顯得非常重要,目前雖然沒有遊客,但應為後疫情時代做準備,立刻維修損壞或重置不見的路牌。
“針對豆腐街與賭間口交接處的旅遊景區方向指示牌出錯,我將反映給地方政府,加以糾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