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会馆爱心物资银行 系列善举 能帮到3000人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应和会馆爱心物资银行 系列善举 能帮到3000人

    (马六甲30日讯)疫情严峻挑战下,马六甲应和会馆于7月起发动爱心物资银行,每日提供日常食用品及以不同形式援助社会弱势群体,有关一系列善举将进行至9月中期,预计有将近3000名各族群受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甲应和会馆总理拿督熊敬裕指出,甲州疫情肆虐严重,并受到严格的防疫SOP管制,部分民众不能如常工作与进行经济活动,严重者更因此失业,无法维持生计。

    ■马六甲应和会馆宣布,该馆发动的爱心物资银行将继续进行至9月中期,估计造福约3000名弱势群体。左起刘凯霆、古秋香、张祥华、熊敬裕、宋群礼、卜祥翔、李金龙、刘顺发及黄翠凤。
    ■马六甲应和会馆宣布,该馆发动的爱心物资银行将继续进行至9月中期,估计造福约3000名弱势群体。左起刘凯霆、古秋香、张祥华、熊敬裕、宋群礼、卜祥翔、李金龙、刘顺发及黄翠凤。

    他说,经该馆董事部、青年团及妇女组一番商议后,通过会馆内部发起爱心物资银行的筹募活动,获得会员乡亲的热烈响应,并由青年团负责执行。

    “部分会员捐助善款,有者赞助物资,一些会员协助采购、包装及派发的工作,体现本会馆上下一心,和睦团结的精神。”

    熊敬裕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这么说。

    熊氏深感欣慰,让他亲眼见证一方有难,四方支援的精神,该会馆也获得外界的热心人士、商家团体捐助善款与物资,例如会馆楼下的商家,一些看到本会馆面子书的热心人士,甚至远在外州的热心人士及本会馆附属的客家公会支援等等,深表感激。

    他说,该会馆大厦入口处,7月起至今每日定时摆设限量的日常用品,不分籍贯、种族与国界,供相关人士自行领取。

    “过去本会馆已有不少居住附近的居民,各族群及外籍劳工前来领取,本会馆每天准备的物资可援助多达30人次,派发时间固定每日上午10时至11时之间。”

    熊敬裕披露,这两个月来,受惠的民众都严格遵守防疫准则,有距离的排队,并且登记个人资料及进行消毒液搓手后,才在物资库选取物资。

    出席者有马六甲应和会馆永久名誉总理宋群礼、副总理古秋香、张祥华、总务李金龙、青年团副团长刘凯霆、工商组主任刘顺发及会馆执行秘书黄翠凤等。

    ■熊敬裕(左2)在刘凯霆(左)及卜祥翔(右2)陪同下,到武雅拉也社区派发250包饭盒。
    ■熊敬裕(左2)在刘凯霆(左)及卜祥翔(右2)陪同下,到武雅拉也社区派发250包饭盒。
    ■马六甲应和会馆继续展开爱心物资银行,欢迎有需要者前来领取所需物资。
    ■马六甲应和会馆继续展开爱心物资银行,欢迎有需要者前来领取所需物资。

    卜祥翔:料9月中将暂停

    马六甲应和会馆青年团团长卜祥翔坦言,该会馆发动的爱心物资银行,不排除进行至9月中将暂停,主因为甲州实行的国家防疫复苏计划将逐步开放,经济领域逐渐复工,失业及弱势群体将减少。

    他说,该会馆推动的爱心物资银行原本仅为援助会员及乡亲,惟早前社会经济面临挑战,于是决定公开并扩大援助,协助国民一起面对难关。

    “这期间除了每日推动食物银行外,本馆也进行一系列的社区关爱活动,如通过义卖香蕉筹募食物银行基金、在武雅拉也社区派发250包饭盒活动、赠送物资于患有疾病的会员、赠送礼包关怀本会馆的年长会员、并到孤儿院、老人院、残障中心等等,派发早餐及午餐与各种物资。”

    卜祥翔也说,至于食物银行所准备的物资方面,则有提供食米、食油、面粉、干粮、罐头食品及鸡蛋等基本食用品,前来会馆楼下领取的公众,每人最多可选择5种不同的物资。

    另外,他代表该会馆感谢捐赠物资及善款的会员及各界热心人士、商家及社团,同时促请受惠的人士切勿浪费物资库里的每一份物品及食物,因为这些物资及善款得来不易,主要目的是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士。

    过去两个月,马六甲应和会馆也到马六甲残障儿童中心进行布施。
    过去两个月,马六甲应和会馆也到马六甲残障儿童中心进行布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熊敬裕:免被网络假消息误导 报章新闻更可靠

    (马六甲2日讯)马六甲应和会馆总理兼马来西亚熊氏宗亲会会长拿督熊敬裕指出,报章的新闻具可靠性,而且记者有明查暗访,各报也有网络新闻,阅读报馆的新闻比较可信,不然网上充斥太多假新闻,很容易被误导。

    他日前连同马六甲熊氏宗亲会及应和会馆理事,出席在培贤华小举办的赠报移交仪式时如是指出,这也是他连续2年赞助培贤华小及敦化华小《中国报》,希望受惠学生可从小就养成阅报的好习惯。

    熊敬裕(左2起)在戴金保的见证下,移交《中国报》于徐玉青。左为熊晋元,右起为戴绣华及罗佩齐。

    熊敬裕说,阅报好处很多,除了掌握天下事,了解最新的时事,和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人际关系也会因此改善。

    他劝学生多阅读副刊里的优美文章,有助提升写作能力,而且《中国报》也有《童心园》小学生投稿园地,学生们有机会把满意的作文投去报馆,如果被编辑赏识获得刊登,会让更多人欣赏,如果在写作这方面能持之以恒,有朝一日更有望成为作家。

    本报林钦为(右4)赠送感谢状于熊敬裕。

    他举例,除了最热门的出国求职,被骗去卖猪仔事件,目前网络诈骗案更是层出不穷,而且招式越来越多,叫人防不胜防,包括不小心按到一个链结,银行里的钱就会被刷走。因此,报章在报导这些新闻时 ,更显得非常重要,他提醒学生必须时刻提高警愓,了解骗徒的最新手法后,也必须回家和家里的老人们分享,避免上当受害。

    熊敬裕也在一众理事的陪同下,移交《中国报》于培贤华小徐玉青校长及敦化华小张秀凤校长。

    本报甲州经理林钦为也在现场进行简单的有奖问答游戏,答对的学生皆获得东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赠送产品礼袋。

    马六甲应和会馆及马来西亚熊氏宗亲会为肃立良好的阅读风气,连续2年赞助2华小《中国报》。

    徐玉青:网络平台资讯来自报纸

    培贤华小徐玉青校长指出,现今的社会,或许年轻一代或同学们认为只有老人家才会看报纸;但事实上,各大网络平台的资讯多是来自报纸,报纸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

    她说,通过报纸里的各种报道和评论,可以启发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报纸使用的语言往往更为正式和规范,阅报可以帮助同学们学习新词汇,提升语言和表达能力。

    张秀凤(右4起)从熊敬裕手中接过赠报。左起为李贵昌、熊晋元、李金龙,右起为张金娘、刘金辉及刘凯霆。

    她希望学生们养成阅报的习惯,好好珍惜及善用这份资源,才不辜负赞助人的一番心意。

    其他出席者包括敦化华小校长张秀凤、培贤华小董事长戴金保、家协主席罗佩齐、董事财政戴绣华;熊氏宗亲会总务兼甲应和会馆青年团福利组主任熊晋元、甲应和会馆青年团副团长刘凯霆、刘金辉、乐龄主任李金龙、奖励金主任李贵昌、妇女组副主任张金娘。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