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日訊)接種新冠疫苗後多久才能捐血?答案是至少7天!
馬來西亞消費人友好組織(PMPM)署理主席阿芝琳披露,根據新冠肺炎疫苗供應委員會(JKJAV)規定,無論接種輝瑞、科興或阿斯利康疫苗者,在接種首劑或第二劑疫苗7天後,並且沒有出現副作用的情況下,才可捐血。

她說,接種疫苗後首7天出現副作用,如發燒發冷、流感症狀、關節痛、嘔吐、疲勞、貧血或其它嚴重症狀,必須等待副作用完全消除後,需再另外觀察多7天,確保這7天內沒有再出現副作用,才可捐血。
“此舉是確保捐血者在身體良好情況下捐血,避免出現其它狀況,危害健康或性命安全。”

阿芝琳昨早出席在峇章K7社區廣場活動禮堂,舉行的“生命之禮”捐血活動上,如是向《中國報》指出。
她說,該組織常與甲中央醫院血庫配合聯辦活動,獲悉目前該血庫存量未出現極度缺血情況。

她說,馬六甲每星期平均需要600至900包血漿,而甲中央醫院血庫及甲州民間組織在疫情期間,積極舉辦捐血活動,平均每日能籌獲約70包血漿,加上庫存尚能應付,並且還能支援其它州屬。
“雖然甲州血液庫存尚足以應付所需,惟大家必須保持未雨綢繆心態,踴躍捐血。”

阿芝琳促請捐血者勿聽信謠言,指捐血會感染新冠肺炎,這是不正確的。
她說,衛生部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去年初爆發疫情至今,未曾發生過一宗因為捐血或捐血者血液輸送病患,導致感染新冠肺炎病例。

“新冠肺炎病毒僅會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因此民眾依然能像往常到捐血中心捐血。”
翁悅倫:甲捐血率 最積極

“生命之禮”捐血活動籌委會主席兼丹絨比拉拉國際獅子會理事翁悅倫說,甲州人口量雖小,卻是全國捐血率最積極的的州屬之一。
他說,馬六甲血庫中心長期與該會保持聯係,一旦血庫出現血漿減少情況下,會建議該會舉辦捐血活動。
他提醒公眾,17歲至60歲者才能捐血,其它年齡不能捐血,且規定每三個月只能捐一次,一年最多4次。
他說,長期捐血不但有益身體健康,在政府醫院也可獲得病房的升級、免費外診最長達10年、免費B型肝炎疫苗注射、入院與住院優先權等福利,福利胥視捐血累計次數而定。
該捐血活動是由丹絨比拉拉國際獅子會、甲峇章K7社區廣場、甲延陵聯合會吳氏宗祠青年團、馬來西亞消費人友好組織、馬來西亞紅新月會甲分會及甲誌願警衛隊聯辦。
冒著風險舉辦
◆馬六甲峇章K7社區廣場負責人黃小鳳

疫情高峰期舉辦捐血活動,廣場難免也會有多少擔心,但了解到醫院有許多病人,當中包括有並發症的新冠病患者急需血液輸送,為了能救濟病患,我們下定決心冒著風險舉辦。
我們遵守嚴格防疫SOP,確保工作人員及捐血者處於安全狀況。
如今甲州完成2劑疫苗接種的成人人口已超過50%,這也使到主辦單位較為放心,預計能帶動捐血活動氛圍。
本廣場去年8月開始營業,迄今已與其它組織聯合舉辦至少6次捐血活動,每一場活動都順利籌獲上百包血漿,希望接下來能舉辦更多場,為甲州乃至國家做出貢獻。
救人一命要緊
◆陳順成(36歲)市場銷售經理

國慶日希望能為國家及社會作出小小貢獻,因此特意驅車數十公裏到甲市區捐血。
雖然我已完成疫苗注射,但如今疫情仍然令我恐慌,惟我還是認為救人一命要緊,最終還是放膽到來捐血。
捐血是助人益己的善行義舉,它不但可以促進血液新陳代謝,有益自己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傷病患者挽救生命。
做好防疫措施
◆陳文水(54歲)裝修承包商

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過去都未出現副作用,同時通過報章了解血庫存量不足,於是決定到來捐血。
隻要我身體保持健康,處於符合資格,我都會盡所能捐血,因為捐血後不但不會感到不舒服,反而還會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雖然當下疫情仍不樂觀,大家到公共場所依然要做好防疫措施,回家後立刻洗澡或洗手。
決定捐血
◆林慧儀(30歲)家庭主婦

8月19日進行第一劑疫苗接種,國慶日早上經過峇章K7社區廣場了解有捐血活動,被告知符合資格後,當下就決定捐血。
遺憾我隨同的妹妹因為在上星期五才完成第二劑疫苗接種,仍未超過7天安全期,因此不符合捐血資格。
如今SOP逐漸放寬,甲州也有許多成人已完成疫苗接種,現在我到公共場所也會比較放心,沒有早前擔憂,但無論如何,還是要保持防疫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