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日訊)過多中間人從中牟利,導致巴刹物價高漲!
甲州團結、社會聯係、人力資源及消費人事務行政議員魏喜森坦言,調查後發現,過多中間人轉售物品,從中牟利,是導致生雞、雞蛋、蔬菜價格節節上升的主因,問題不在於巴刹小販。

他將在近期與有關當局探討,擬定方案減少中間人參與,以期物價會下滑 。
“往往一種貨物需經過三四名中間人轉售,間中每人撈取一兩令吉利潤,造成貨物到巴刹時價格更高。”
他說,周二親臨農田了解情況時得知,羊角豆和菜豆的批發價為每公斤4令吉,但貨到巴刹時已翻倍至七八令吉,實際上小販賺的並不多,間中的差價均入了中間人的口袋。

他說,盡管面對有關現象,小販需以公道、合理價格出售給民眾,以致利潤進一步削減。
“巴刹貨物的來價和售價皆合理,因此貨物漲價的問題不在於小販。”
魏喜森今早在甲州貿消局執法人員陪同下,到甲市峇章巴刹抽樣式檢查貨物價格後,在記者會上這麼指出。

他說,峇章巴刹的生雞售價介於每公斤9令吉50仙,A級雞蛋售價每粒45仙,比當局定價的44仙高出1仙。
“接獲民眾投訴,指峇章巴刹生雞價格每公斤9令吉80仙,亞羅牙也及野新縣巴刹生雞價格均每公斤9令吉50仙,我已與小販接洽,希望對方能調整價格。”
他說,雞蛋售價方面,小販僅賺取每粒2仙的利潤,因需應付塑料袋及水電等基本開銷,無法再下調價格。
他說,蔬菜利潤也不高,新鮮蔬菜估計每公斤賺取1令吉,隔夜或較不新鮮的蔬菜利潤更薄。

建議FAMA向農民取貨轉賣
魏喜森建議聯邦農業銷售局(FAMA)直接向務農者大量收購貨物,再透過市集售賣給民眾,能減少中間人牟利。
他說,當局在解決物價上漲問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會在近期內與當局會面洽商,找出對策。
“以台灣為例,所有貨物沒有經過太多中間人,政府單位直接向農民購買貨物,接著在巴刹銷售,省去中間人參與。”
魏氏說,我國方面,當局或許能夠采用有關方式,直接向農民購買,並通過舉辦早市市集銷售貨物。
將繼續在甲州3縣巴刹巡視或進行突擊檢查,確保各地物價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