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怨大馬一家頂價計劃缺失 利潤逼至成本 農民苦
(馬六甲24日訊)大馬一家統製品頂價計劃開跑至今近兩周,當中有人歡喜有人憂。
民眾面對物價暴漲的11月後,本月內能以更便宜價格購買雞、雞蛋及蔬菜,務農者另一邊廂卻面對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情況,導致他們曆經長時間的虧損後,目前也只能賺取在成本邊緣的微薄利潤,一旦面對導致虧損的突發情況,或難撐下去。

政府為應付市場數樣商品價格上漲問題,本月7日起為活雞、標準淨雞、超級淨雞、A級、B級及C級雞蛋、紅辣椒、蕃茄、菜心、進口圓包菜(印尼及中國,不包括北京)、長豆及黃瓜,設下農場、批發及零售頂價,有效期至本月31日。
馬六甲禽畜業公會主席李潤耀說,政府落實統製品頂價,農民只能配合,但面對農場的成本沒有下跌的趨勢,農民賺取的利潤僅處成本邊緣,對一些農民而言著實難以生存。

李潤耀也是大馬禽畜聯合總會署理會長。他接受《中國報》詢問時說,該會已將實況反映給貿消部及農業部,當局也知道問題的存在,接下來就交由內閣協助解決勞工及農產品價格問題,或者以提供津貼的援助方式幫助蛋農或雞農減低虧損。
他不諱言,農民目前是配合政府落實統製品頂價計劃,一旦該計劃結束,將視市場需求量及農產品量調整價格,屆時不排除會稍微調漲價格,以幫助農場取回些許利潤。

他說,農場目前面對人手不足問題,導致飼養規模縮減,無法大量養雞,再來天氣、飼料等因素,也會影響農產品質與數量,但目前雞隻及雞蛋供應,仍可應付市場需求。
他指出,該行業之前已面對虧損,加上統製品價格將利潤逼至成本邊緣,因此農民只能祈求不要發生能引發虧損的突發情況,否則將難以渡難關。

菜農面對農藥、肥料運輸費高漲
不願署名的菜商接受《中國報》詢問時說,菜農依然面對農藥、肥料因運輸費而水漲船高的問題,統製品頂價計劃僅能短暫解決市場問題,但造成物價上漲的問題根源依然存在。
“當局更應該關注的是運輸費及中間人問題,而非強製性控制市場蔬菜價格,如此一來能讓民眾短暫性享有甜頭,不久後問題會再現,最終受影響的還是民眾。”

他不諱言,市場上一些蔬菜價格因頂價措施而下跌,不排除計劃結束後價格將反彈,以便業者追回失去的利潤。
魏喜森:外勞短缺 現“搶員工”
甲州團結、社會聯係、人力資源及消費人事務行政議員魏喜森說,疫情關係無法引進外勞,直接造成各行各業面對外勞人手短缺問題,農業也無例外。

他說,相關部門已接獲有關反映,相信隨著疫情逐漸好轉,2022年年初可再引進外勞,屆時有望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他說,各行各業出現“搶員工”情況,雇主或因面對不夠人手,不惜以更高薪水吸引人們為他們打工,以致存在成本高漲情況。

魏喜森說,隨著政府推出大馬一家銷售計劃,受到民眾歡迎,希望政府不時舉行類似活動,以便民眾能夠以比商場更便宜的價格買到食材。
“統製品頂價計劃方面,業者配合度很高,貿消局執法人員每天四處巡視執法,並且向不遵守條規的商販開出通知信。”
他說,疫情籠罩下,執法人員也巡視商販防疫措施,並給予口頭勸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