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30日讯)野生马来亚虎在全球仅剩不到200只,马六甲动物园作为马来亚虎繁殖计划的首个试点,除了努力撮合该园的马来亚虎以完成“造虎”任务,也适时提供老虎捕猎的机会,避免老虎长期被圈养而失去原有的本能。
全国动物园有60多只马来亚虎,其中马六甲动物园有5只,2雌3雄,年龄介于13至19岁。该园还养了一只白孟加拉虎,今年6岁。
(视频:陈春汉)
马六甲动物园大型猫科动物管理员柯杰克告诉《中国报》,老虎并非群居动物,向来独来独往,且山头主义意识极强,为此,老虎不能圈在一起,必须分开。
他指出,即使是雄雌老虎,也不能强行配对,否则会打架及互相伤害。

“为此,我们在制造机会让雄雌老虎在一起时,必须观察,确保双方都不排斥对方,一发现不对劲会即刻分开两虎。”

他说,该动物园自一年前开始,就让13岁的雌虎玛妮(Mani)及18岁的雄虎美尔(Mel)配对,两虎虽没有互相排斥,但尝试了一年仍无法交配成功。
“这是勉强不来的,只能继续制造机会让两虎相处。”
他说,老虎像其他动物一样不能近亲交配,否则生下的孩子有7成几率皆有问题。为此,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安排与其他动物园合作,寻找老虎合适的伴侣以繁衍下一代。
马来亚虎只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泰国境内,野生平均寿命15岁,至于圈养的老虎因为少了被猎杀或被攻击的危险,而且可定时吃食,平均寿命可达到25岁。
“马六甲动物园的马来亚虎,最高寿纪录为30岁,在数年前才离逝。”
■提供机会“训练”保持老虎猎食本能
马六甲动物园的访客,将有机会亲睹老虎“猎食”的情况。
柯杰克指出,虽然动物园的老虎吃住不愁,但必须保持老虎的本能,为此必须提供机会以“训练”,包括通过猎食取得食物。
他们会将活物丢入老虎园内,训练老虎自行猎食。

他不讳言,这种场景无法公开,因为会被一些人认为太残忍,但事实上,老虎天性凶残,在野外,猎食是它存活下来的基本本能。
不过,他说,管理员会在适当的时候,故意将鸡肉塞入空心的树桐中,或将染血的动物木制塑像抛入园区内,引老虎攻击及捕猎,激发本性。
“老虎是夜间活跃的动物,在白天,访客看到的老虎大部分都在休息或睡觉。为此,动物园安排在中午喂食,让访客有机会一睹老虎的风采,也会不定时安排老虎‘捕猎’。”
■雄虎无情会吃幼崽
“虎毒不食子”这话并不成立,因为只有雌虎会保护幼崽,但雄虎却会将孩子吃了。
柯杰克指出,雄虎山头主义特别强,当有其他老虎出现,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子,也会被认为来抢领地而发出攻击。

“雌虎一旦有孕,会立即将雄虎赶出领地,并在生下幼崽后,保护及照顾孩子到2岁左右,就会让幼崽独自生活。”
他说,老虎凶猛本性难移,即使从幼崽就被人驯养,但最多2岁就无法再一起玩,因为老虎攻击的本性会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