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社會

自閉症

馬六甲肯納兒協會

文 文 文

黃玉環:大眾缺乏了解 自閉症患者 易被誤解

(馬六甲20日訊)教育顧問兼董事長黃玉環說,不少社會人士對或對患者缺乏了解,而產生誤解。

她說,這些誤解包括會認為患者是怪小孩或笨小孩,是喜歡孤獨、自我、任性、霸道、沒有教養、沒有規矩和被寵壞的小孩。

黃玉環在會上與出席者分享自閉症治療方式。
黃玉環在會上與出席者分享自閉症治療方式。

患者的外表看來與一般人沒有區別,但行為舉止明顯與一般人不同,如不適當的嘻笑、踮腳尖走路和自傷等。事實上約有10%患者擁有獨特的才能,如天才畫家葉漢振、天才歌手兼樂手謝樂園,都是患者中的天才人物。”

她今日出席在培風一校舊校址舉行的“了解,關懷星星的孩子”講座,與出席者分享時,如此指出。出席的有籌委會主席江嘉芊、培風高三善班導師林艾妮。

黃玉環說,的概念是由美國精神科醫生利奧.卡納於1943年提出,這是一種最具破環性的發展障礙,年幼患者腦部可塑性高,早期發展和治療的效果最理想。


出席講座的家長和教師,細心聆聽講座內容。
出席講座的家長和教師,細心聆聽講座內容。

“患者的5項核心障礙,分別是言語與溝通、社交互動、重複與異常行為、統感失調和潛在醫學問題。”

她說,醫學研究皆未能證明是遺傳病,卻有更多證明變成流行病的禍首源自環境汙染,農藥是誘發的導因之一,而此症是可以治療,經過早期的幹預如飲食、醫療、教育等,不少者能融入社會,自立生活和康複。

為照顧幼子
黃玉環告別19年杏壇

江嘉芊(右起)與林艾妮,贈送禮籃給黃玉環。
江嘉芊(右起)與林艾妮,贈送禮籃給黃玉環。

黃玉環也是肯納兒庇護就業農場總策劃,她過去在教育界服務19年,曾擔任中學教師、中學校長、師訓學院和開放大學講師,獲得教育發明家獎、傑出服務獎,並受委精英學校培訓講師。

為了照顧被診斷為的幼子陳佳俊,她提早告別杏壇,丈夫陳雄誠也放棄在東馬的生意,回到黃玉環的家鄉馬六甲,夫妻倆走了半個地球,隻為尋求治療的方法。

黃玉環2010年擔任馬六甲特殊兒童之家(前身)主席,策劃一系列有主題性活動,帶領該協會主辦全馬首場與自閉兒同行千人義走活動等。

夫婦兩人過去10多年無私四處分享,從教育、治療到飲食療法,也以同理心輔導著有同樣遭遇、來自國內外的家長,讓家長從接納孩子開始,再幫助孩子。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自閉症

馬六甲肯納兒協會

相關文章

肯納兒庇護工場 義賣金瓜脆片 歡迎支持

親手做薯泥聖誕樹 特殊兒 開心迎佳節

肯納兒義走活動好熱鬧 逾2000人跟著 “初心” 走

今日馬六甲頭條|藉彩色與線條表達想法 星兒出填色本 啟發世界

肯納兒協會辦才藝表演 畫展 29日讓特殊童 展才華

喚醒對自閉症認知 下9月29日 千人義走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