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0日訊)馬六甲肯納兒協會教育顧問兼董事長黃玉環說,不少社會人士對自閉症或對自閉症患者缺乏了解,而產生誤解。
她說,這些誤解包括會認為患者是怪小孩或笨小孩,是喜歡孤獨、自我、任性、霸道、沒有教養、沒有規矩和被寵壞的小孩。

“自閉症患者的外表看來與一般人沒有區別,但行為舉止明顯與一般人不同,如不適當的嘻笑、踮腳尖走路和自傷等。事實上約有10%自閉症患者擁有獨特的才能,如自閉症天才畫家葉漢振、天才歌手兼樂手謝樂園,都是自閉症患者中的天才人物。”
她今日出席在培風一校舊校址舉行的“了解自閉症,關懷星星的孩子”講座,與出席者分享自閉症時,如此指出。出席的有籌委會主席江嘉芊、培風高三善班導師林艾妮。
黃玉環說,自閉症的概念是由美國精神科醫生利奧.卡納於1943年提出,這是一種最具破環性的發展障礙,年幼患者腦部可塑性高,早期發展和治療的效果最理想。

“患者的5項核心障礙,分別是言語與溝通、社交互動、重複與異常行為、統感失調和潛在醫學問題。”
她說,醫學研究皆未能證明自閉症是遺傳病,卻有更多證明自閉症變成流行病的禍首源自環境汙染,農藥是誘發自閉症的導因之一,而此症是可以治療,經過早期的幹預如飲食、醫療、教育等,不少自閉症者能融入社會,自立生活和康複。
為照顧自閉症幼子
黃玉環告別19年杏壇

黃玉環也是肯納兒庇護就業農場總策劃,她過去在教育界服務19年,曾擔任中學教師、中學校長、師訓學院和開放大學講師,獲得教育發明家獎、傑出服務獎,並受委精英學校培訓講師。
為了照顧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幼子陳佳俊,她提早告別杏壇,丈夫陳雄誠也放棄在東馬的生意,回到黃玉環的家鄉馬六甲,夫妻倆走了半個地球,隻為尋求治療自閉症的方法。
黃玉環2010年擔任馬六甲特殊兒童之家(馬六甲肯納兒協會前身)主席,策劃一系列有主題性活動,帶領該協會主辦全馬首場與自閉兒同行千人義走活動等。
夫婦兩人過去10多年無私四處分享,從教育、治療到飲食療法,也以同理心輔導著有同樣遭遇、來自國內外的家長,讓家長從接納孩子開始,再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