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3日訊)開放掃墓讓今年清明節神料祭祀品大賣,一些神料零售商業績比疫情前翻近兩倍!
默迪卡柏邁陳南興神料佛具專賣店東主陳書豐向《中國報》記者披露,今年,政府開放讓公眾於清明節掃墓,許多民眾因為兩年沒回鄉掃墓,進而出現“報複性”購買先人祭祀用品,平時一個墳墓是一個衣箱,如今竟增至3箱。

他說,今年,公眾無論什麼祭祀用品都大量購買,其中裝在衣箱的必需品,如小金小銀、鈔票、衣服與其它日常用品,都是雙倍以上購買。
“去年疫情沒好轉,加上未能確定政府是否會批準進行掃墓活動,供應商與本地批發商沒提早進太多貨,今年突如其來的宣布開放掃墓,導致供應商已來不及補貨,零售商被迫清空新貨與舊貨,並出現有錢也買不到貨的情況。”

陳書豐指出,由於2020年與2021年沒有開放掃墓或實施嚴格的SOP,該店仍有許多囤貨,未料日前政府宣布清明節開放掃墓,短短兩個星期,該店前兩年囤貨與新貨已銷出至少50%,相信接近清明節反應會更熱。
“如今,我再增訂貨源,本地供應商已經是缺貨,中國也面對疫情大爆發封城及紙張原料大漲價,導致市場嚴重缺貨,貨物水漲船高。”

陳書豐也提到,其店鋪沒有售賣紙紮防疫用品,他認為這是一個熱潮,畢竟人都往生,沒必要與疾病糾纏。
“本鋪推廣以折蓮花方式回向給祖先或先人,讓他們腳踩蓮花沒有痛苦地往極樂世界,家屬可以自己買原料折或通過我們折蓮花。”

中國爆疫影響供應鏈
馬六甲鼎豐神料貿易有限公司東主黃建踴指出,近期中國疫情大爆發進行局部封鎖,導致許多海運貨物卡在關卡,影響供應鏈,現階段本地供應商已來不及補貨,只能有什麼就賣什麼。
他說,由於中國疫情緊張,加上紙張原料與海運漲價,今年本地貨平均漲價15%,中國進口貨平均漲價20%。

他指出,政府開放讓公眾掃墓,今年神料祭祀品銷售業績已返回疫情前的70%,不排除接近清明節反應會更熱烈,畢竟貨源開始出現短缺現象。
不過,他獲悉,有的父母為了防疫,要求孩子不要回鄉掃墓,老人家上山掃墓也是有難度,還有一些國外親人沒有回鄉參與掃墓,而是委托家人,因此購買祭祀品方面或會略遜疫情前,但肯定勝過疫情期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