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事隔兩年後,隨著印尼及我國陸續開放國門,馬六甲關稅、移民與檢疫大廈(CIQ)碼頭於今午迎來第一批175名遊客登陸古城 。
有關遊客與廖內省省長山蘇亞的夫人蜜絲娜妮,於今早從印尼杜邁碼頭出發,乘坐約一小時渡輪抵達後,獲得甲州旅遊、文物及文化委員會主席拿督賈拉尼、甲州首長署旅遊促進局總經裏沙阿裏峇希隆、甲州移民局局長阿尼旺弗茲等熱烈接待。

該碼頭也是疫情肆虐以來,暫停兩年服務後,今日首次迎接來自印尼的遊客。該渡輪可容納200人,由9名船員操作,明日上午11時30分預料從馬六甲開往杜邁。
(視頻:鄭素瑾)
44歲家庭主婦瑪絲麗卡與54歲丈夫蘇迪諾,滿心期待地等待渡輪的抵達,以看到在杜邁與祖父母同住兩年的22歲長子蘇克裏,一家五口終於團聚及共度開齋節,意義非凡。

瑪絲麗卡說,長子於5年前考完大馬教育文憑後,經常往返印尼及馬六甲 ,未料疫情於兩年前爆發,長子滯留在杜邁,無法回馬。
她與丈夫、兩名孩子於今日淩晨6時許,從雪州梳邦出發到馬六甲,希望能早點見到長子。

另外,隨著印馬渡輪重新開放,激活甲州旅遊業,也通過醫藥旅遊為甲州經濟帶來48%的貢獻。
66歲的艾迪威裏安多及61歲的妻子希爾達安娜於兩天前得知杜邁通往馬六甲的渡輪服務開放後,馬上與甲市某私人醫院預約及預訂渡輪船票,與幼子到甲就醫。
艾迪威裏安多自1998年,每3個月都會到甲複診,順便到吉隆坡旅遊,自疫情蔓延,一家人已兩年無法來甲。如今他及家人能重新往返印尼及大馬 ,感到開心。

渡輪乘客多屬醫藥旅遊
賈拉尼說,印馬渡輪服務所載的印尼乘客,大部分與甲州醫藥旅遊業有關,他將率領訪問團前往杜邁,與印尼政府洽談更多良策及宣傳,冀望今年可達致100萬人次印尼遊客到訪馬六甲的目標。
他說,5日的第一批印尼遊客入境甲州是個好的開始,大部分乘客闊別兩年後,與私人醫院預約及尋求醫療服務。

他說,服務領域為甲州經濟貢獻40%收入,其中旅遊業是最主要部分,而醫藥旅遊是13個次領域之一,因此,州政府將積極與馬印航空洽談,以包機形式載送乘客從北幹峇魯抵達馬六甲國際機場。
“我們也將與印尼政府洽談,盡快引進醫護人員實習生,到馬六甲4間私人醫院服務,暫時解決醫藥領域的人力資源問題。”
他說,州政府將注重印尼家庭旅遊的發展,希望今年可達致100萬人次印尼遊客到訪馬六甲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