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1日訊)國內面積第二大的馬六甲動物園,投入500萬令吉增設3個新景點,包括我國首個最大南美洲巨嘴鳥和爬行動物洞穴、飛禽喂食,和邊欣賞動物邊休閑的野生動物咖啡廳。
馬六甲漢都亞再也市議會主席拿督沙丹說,目前僅剩該洞穴的建築工程還在進行中,工作完成後便會由南美洲輸入巨嘴鳥(Toco Toucan),這是形目巨嘴鳥科巨嘴鳥屬的鳥類,預計今年12月可對外開放,估計這個新項目,能為動物園吸引多30%的遊客到來。

他說,除了該3個由動物園與私人界Wildlife Concepts Consultancy公司合作的項目,動物園亦引進一對天堂鳥和小袋鼠(Wallabies)。

“至於鸚鵡喂食區分成兩個園區,一個是金太陽鸚鵡飼養區,另一個是彩虹鸚鵡、紅鸚鵡和紫頸鸚鵡區。遊客隻需付6令吉即可進入園內喂食,這也是全新的點子。”
沙丹今日在動物園園長查娜麗雅、該公司董事黃德富等人陪同下,與媒體到動物園介紹新景點後的記者會,這麼說。

提到馬六甲動物園是否會與國內其他動物園包括私人動物園,進行動物交換計劃,他說,該園一直以來都與霹靂太平、彭亨甘馬挽和私人動物園,交換不同或稀有的動物、飛禽品種,增加馬六甲動物園的可觀性。
“不但如此,我們也有特別動物演出,包括有鵜鶘鳥、稀有白色大蟒蛇、豪豬和水瀨等。”
此外,他說,早前因疫情而關閉的馬六甲夜間動物園,亦在5月開齋節期間重新開放。

100萬令吉提升飛禽公園
沙丹說,原址在愛極樂植物園後方的飛禽公園,計劃耗資約100萬令吉重新提升和改善公共設備,如更換生鏽的籬笆、扶手、人行橋、跑道和飛禽園區等。
他說,該園一些設備早前在暴風雨中受到破壞,在保障民眾和遊客安全前提下被迫關園修複;飛禽公園開辦距今已超過10年,不少設備也損壞,有必要維修或重建。
他透過,該園飛禽暫時轉移到馬六甲動物園,一旦原有的飛禽公園工程完成後,便會重新對外開放。

計劃推出季節性或年票
沙丹說,即使馬六甲動物園目前沒推出季節性質或年票入門票計劃,但可以建議落實,主要是讓該園全年都能成為遊客到訪馬六甲時,必到的景點區之一。
他說,今年首4個月該動物園迎來30萬人次遊客到訪,當中70%是來自外州和國外的遊客,5月1日至9日的勞動節和開齋節數天公假,該園也吸引約3萬人次進場,這是過去兩年疫情來,短短9天內最多人到動物園的記錄。
他透露,馬六甲動物園如今有250個品種約700隻各種動物,現階段最重要是增加動物園的內容,包括輸入不同的動物品種吸引遊客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