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6日訊)聖約翰山山坡布滿垃圾,包括墳墓周圍也淪為垃圾場,山坡也有積水坑洞,蚊子非常多,衛生情況糟糕,猶如垃圾山。
該山坡遍布各種垃圾,包括塑料瓶、保麗龍箱子、杯子、大型家具、零食塑料袋、建材廢料、酒瓶等等。最近下雨,其中一些器皿更是積水,現場蚊子也非常多,令人擔心淪為滋生蚊蟲的溫床,衍生蚊症,威脅民眾的健康與安全。
該山坡坐落在甲市區聖約翰山路旁,該路更是甲市區主要道路之一,也是許多遊客前往市區的路段。從大路旁望去,垃圾明顯可見,更有數堆雜物堆積,有礙市容,就連墳墓周圍也布滿垃圾。

此外,山坡下的溝渠部分更是已經崩塌,水不流通,容易積水養蚊。

馬青甲市區區團團長陳煒建在接獲民眾投訴後,實地了解情況。

他提醒市民們妥善處理所有的廢棄物或垃圾,而非隨處亂丟或蓄意堆積,一起攜手維護社區的衛生和幹淨的市容。
陳煒建說,甲州在今年截至4月30日,累計158宗蚊症及2宗基孔肯雅症,因此希望民眾勿忘防範蚊症的蔓延,畢竟醫學界至今尚未對這類病症研發出專治的治愈藥物或預防疫苗等。

陳煒建:抗疫莫忘滅蚊
陳煒建說,盡管我國正處嚴防冠病疫情的關鍵時刻,但是蚊症也是我國,包括甲州當前不容忽視的致命性蚊媒熱帶病之一。
他說,因此各界應該貫徹如同近年全民抗疫的齊心精神,攜手杜絕黑斑蚊的滋生,包括身體力行響應衛生部宣導民眾養成每周騰出10分鍾時間,於各自所在處進行找尋和消滅黑斑蚊溫床的覺醒運動。
他指出,黑斑蚊隻需在約少至1茶匙之多的積水中產卵,並可在一次的產卵過程中繁殖300至500隻孑孓,可說繁殖速度與數量驚人,繼而能在短時間內令一個地區爆發蚊症。
“任何造成可傳播性疫病的帶病蚊蟲滋生者,可在1975年消滅傳染疾病昆蟲法令下被取締,其中包括根據該法令第23條文,被罰不超過1萬令吉或監禁2年或兩者兼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