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主要防洪溝出口遭排水道防崩石塊阻撓,溝水必須轉彎流向填海區排水道排出大海,加上部分排水道因石塊及雜草影響變得窄小,恐影響排水速度,下大雨時造成哥打拉沙馬那、東街納一帶突發水災。
有關防洪溝出口位於哥打沙班達商業區,即中國銀行後方,通向大馬眼路填海區的排水道,是東街納及哥打拉沙馬那一帶溝渠的水,排往大海的其中一個出口。

民行哥打拉沙馬那區州議員劉誌俍接獲投訴後,今日聯同助理李祥生、陳美慧、火箭工作隊隊長蔣慶聰,前往該出口了解情況。
劉誌俍指出,有關防洪溝出口寬約20尺,是附近地區溝水排出大海的其中一個出口,不料卻遇到突出的排水道防崩石塊阻擾,需轉個彎才能流到排水道。

他說,有關設計顯示有關當局規劃發展時,沒有做好協調工作,下大雨時,若溝水無法直接排出,需轉彎且再遇到窄小排水道,排水速度如何能快?
“排水不快,附近地區雨量若太大,就一定會發生突發水災。上述情況相信也是造成哥打拉沙馬那下大雨水災的原因之一。”

劉誌俍指出,他將把有關問題帶到來臨州議會,要求州政府正視及討論。
他認為州政府在展開填海計劃時,務必要有完善規劃,包括興建良好的排水係統,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最終苦的還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