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马六甲 > 社会

中国古琴

弹拨乐器

马六甲古琴艺术协会

文 文 文

陈志群:推广协会跨州开班 学古琴弹奏最美音符

(马六甲10日讯)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为保存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中最优美的音符,应运而生!

是由马六甲古琴演奏家陈志群主催,与古琴艺术爱好者同发起,于2020年9月15日正式注册成立,也是我国首个古琴推广协会。

马六甲古琴艺术协会理事与学员。前排左2起为理事林白云、会长陈志群、副会长郑橏康、秘书李烈升、副会长陈国强。后排左3为查账原国荣。

创会主席陈志群说,古琴距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而古琴与其他乐器不同,它不是一个消耗品,而是可以跨时代的使用,一些甚至已收藏了上千年!

古人把古琴称为圣人之物,传道之器,认为通过“琴”便能“上下与天地同流”,亦能与“万物合一”。陈志群之前就擅长鼓乐及吉他,于2016年因太太林白云学习古琴,向他推荐,他也跟着向马来西亚著名古琴演奏家黄德欣学琴,随即深陷于对古琴的热爱。

“古琴的内涵太丰富了,让人不自觉地爱上它。”


古琴班已开班,由陈志群(右)及郑橏康(左)指导。

古琴具有强烈人文归属感,古人用它抒发情感,寄托理想。在弹奏古琴时,陈志群能了解古人的思想,一窥前辈的人生观,凭着一首首的曲目,与古人跨时空的交集。

古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象征。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陈志群在分享会上演奏。

古琴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礼后,重新获推广,受到许多文化人士与上流社会的喜爱。

“在如今纷扰不断的世界,古琴能抚慰内心,让内心获得平静。”

为推广古琴艺术,该协会在马六甲、居銮开班,未来计划在新山等地开班。任何询问请联络012-2297762。

陈志群(左)指导一名学员弹奏古琴。

郑橏康冀能普及化

与陈志群同样身为古琴导师的郑橏康,在13岁时偶然在一间茶馆听到黄德欣老师的演奏,当即被深深吸引,并拜了黄德欣为师。

郑橏康说,古琴的文史记载十分完整,透过了解创作时的背景,可在习琴时让他们感受到古人当时的情感及演奏方式。

他希望古琴艺术能普及化,藉以提升马六甲人的音乐素质。

“学习古琴,一方面不但能了解中国的文史哲,透过古典音乐的薰染,还可进行思维的锻炼,让思考更具全面性。”

郑橏康13岁开始学习古琴。

拟办义演 筹建琴馆资金

陈志群期望在5年内,马六甲能拥有一间琴馆。

他指出,琴馆的设立并不容易,估计需耗资四五十万令吉。

他说,近年会一直在各地举办古琴展演,并计划在今年12月中,邀请全马各地的古琴演奏家齐聚马六甲,进行一场义演,以筹募琴馆的资金。

穿上古装再背着古琴,犹如穿越到现代的古人。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