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向左?向右?” 老街后巷缺指示牌 游客步入如进迷宫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向左?向右?” 老街后巷缺指示牌 游客步入如进迷宫

    (马六甲12日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老街后巷包括游客打卡的壁画街,缺乏路牌。由于后巷可以通往不同的老街,因此不熟悉老街的游客甚至是马六甲人,走入后巷后,可能会失去方向。

    刘志俍(右)指班底街后巷的路牌也不完整,左为李祥生。
    刘志俍(右)指班底街后巷的路牌也不完整,左为李祥生。

    行动党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在接获民众投诉后,今日与助理李祥生实地了解情况。

    刘志俍从班底街湖海殿旁入口进入班底街后巷,再往古俚街和打铁街之间后巷,也前往打金街与豆腐街的后巷,再从巷子出水仙门。

    可通往豆腐街和打金街的分叉路,也没有路牌。
    可通往豆腐街和打金街的分叉路,也没有路牌。
    刘志俍: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不熟悉老街的游客甚至是马六甲人,走入后巷后,可能会失去方向。
    刘志俍: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不熟悉老街的游客甚至是马六甲人,走入后巷后,可能会失去方向。

    他说,只在班底街的后巷看到两个路牌,而且都是不完整,已经脱落,其中一个路牌原本有5个指示牌,结果脱落剩下一个,都没有获得更换。

    他指出,这些后巷又有分叉路,可以通往不同的老街。对当地熟悉环境的街坊来说,没有路牌是不成问题,但若是不熟路况的,别说是游客,就算是马六甲人走后巷都可能会失去方向,不知要通往哪儿?而老街要进入后巷的入口,也没置放路牌。

    他说,后巷还是会有游客行走,虽然是不多,但他认为有必要在老街进后巷的入口及后巷分叉路,放上路牌,给予方向指引。尤其是古俚街及打铁街之间的后巷为壁画街,是游客打卡的景点。

    沟盖不翼而飞,走在后巷的游客,也要多加注意,避免踩空。
    沟盖不翼而飞,走在后巷的游客,也要多加注意,避免踩空。

    此外,刘志俍也发现后巷一些沟盖不见、凳子及垃圾桶损坏、水管漏水、树根破坏老墙、垃圾堆积及涂鸦的问题。他说,这些都有待改善,将向甲历史城市政厅反映,要求增加后巷路牌,同时清理及维修损坏设施,避免有破窗效应。

    “国门开放后,很多游客旧地重游,后巷也要保持乾净及美观。马六甲曾赢得乾净和幸福城市的美誉,希望是实致名归,而不是浪得虚名。

    垃圾堆积,衍生卫生问题,也破坏后巷的美观。
    垃圾堆积,衍生卫生问题,也破坏后巷的美观。
    树根将会破坏老墙的结构。
    树根将会破坏老墙的结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尖角易刮伤路人 路牌应升高免意外

    (马六甲15日讯)甲市一些路牌和交通指示牌竖立位置与人的身高几乎平高,牌面的尖角设计容易刮伤市民,民众希望当局能够升高路牌,避免意外发生。

    陈劲源查看装设位置太低的路牌。
    陈劲源查看装设位置太低的路牌。

    根据观察,市区多条街道包括雅佳美浪、武雅拉也等,有不少公路指示牌、行人过路牌等,所设置的位置太低,每个都是尖角锋利设计,高度约4尺,民众不慎便会撞上而刮伤流血。

    郭先生(左起)向陈劲源反映问题。
    郭先生(左起)向陈劲源反映问题。

    民众反映指这些地点的路牌,竖立太矮容易被路人撞上。早前一个在市区甘榜于汝的路口交通指示牌太低,一名妇女路过不慎刮伤头部流血。

    路牌竖立在路肩,路过的摩哆骑士或民众会被刮伤。
    路牌竖立在路肩,路过的摩哆骑士或民众会被刮伤。

    一名经常到雅佳美浪小饭中心用餐的郭先生说,该小贩中心前和公教中学附近一些地方的路牌设计都较低,他本人也曾路过时不慎肩膀碰撞到路牌角尖而感到疼痛。

    民众希望当局能把路牌升高。
    民众希望当局能把路牌升高。

    他希望当局能把过低的路牌升高,保障市民和个子不高的学生安全,避免学生头撞及路牌而受伤。

    此外,接到投诉后的马六甲历史城市议员陈劲源,今日到雅佳美浪和附近地点巡视此问题后说,一般的路牌高度标准是6尺或以上,但据他所观察,雅佳美浪、鸡场街和某些地方路边,由市政厅竖立的路牌过低。

    路牌尖角贴上胶带,避免游客不慎刮伤。
    路牌尖角贴上胶带,避免游客不慎刮伤。

    他说,这些地方的路牌目测高度只有约4尺,是成年人至肩膀的高度,如果学生便是至头部,万一不慎便会遭长方形的路牌角尖刮伤,甚至头破血流。

    单行道的路牌高约6尺,符合标准。
    单行道的路牌高约6尺,符合标准。

    “有市民反映停泊在路边后打开车门时,车门会碰撞到路牌。早前在甘榜于汝也有市民被路牌刮伤。”

    设立在交通岛的公路指示牌设得太低。
    设立在交通岛的公路指示牌设得太低。

    他会在市政厅的交通小组提出此事和促当局纠正,包括把过低的路车升高至标准高度。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