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0日訊)雙溪烏浪垃圾土埋場在過去3年,疑釋放汙水流至5公裏外河流,對周圍約60片大小菜園及果園農作物造成破壞,為園主帶來估計約30萬令吉的損失!
尤其是位於土埋場旁的果園,更是首當其衝,華裔園主所栽種約20棵名種榴梿樹,長時間浸泡受汙染的水源而導致枯死,令園主欲哭無淚。
視頻:鄭素瑾
60名來自雙溪烏浪一帶的園主,在過去3年使用峇株河的水源為農作物灌溉,未料,水源相信是被垃圾土埋場流出的化學物汙染,河水呈深棕色及發臭。
農民在不知情下沿用河水灌溉,導致沿河一帶約40公頃的農田受汙染,影響產量。

部分農民於今午向雙溪烏浪選區發展及協調委員會主席拿督斯裏莫哈末阿裏反映,希望有關當局,包括環境局、水利灌溉局、地方政府等采取行動,解決水源汙染問題,減少農作物收成受影響的損失。
76歲的鄭成好在土埋場旁經營的10畝果園,種植約百棵的名種榴梿、尖不辣、香蕉、牛油果等,其中約20棵貓山王、101、D24、紅蝦等榴梿樹,皆被汙水浸壞。

她說,由於垃圾場以土埋方式處理垃圾,填土越來越高,長久以來土埋場的土地高過她的農地,進而導致土埋場的汙水直接流入果園,甚至破壞籬笆。
她憤然說,園裏的榴梿樹已超過20年,樹齡越高,就會長出越多果實,如今榴梿樹被浸壞,即使重新種過新樹也是徒然,因為土壤也被汙染,新樹無法生長。

鄭成好在兒子王偉鴻(45歲)陪同下,出示果園被破壞的照片。她曾向土地局、律師、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等反映,也向土埋場負責人要求賠償,但至今無下文。

汙染課題已3年
■雙溪烏浪選區發展及協調委員會主席拿督斯裏莫哈末阿裏
過去3年,我接到許多水源被汙染的投訴,也曾與土埋場管理公司進行對話,不過,無法取得結果。
由於此事已拖了3年,情況也日益嚴重,希望土埋場管理公司能在14天內,解決水源汙染問題,以減少農民虧損。
稻米收成大減
■巴也隆布再也小園主小組主席莫哈末阿都拉曼
我在巴也隆布再也一帶經營一公頃的稻田,水源汙染事件嚴重破壞農作物,往年一公頃稻田可產出2噸稻米,如令只剩500公斤。
2、3年前,當發現收成大減時,懷疑農民所用的發臭及變色河水是導火線。於是,為了找出原因,我沿著河流的上遊尋找源頭,懷疑是土埋場釋放出含有化學品的汙水,汙染河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