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6日訊)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計劃加寬及加長州內現有的腳車道,以期腳車、電子動踏板車(E-Scooter)及其他微型交通工具,未來能共用。
曆史城市長拿督再納阿布說,市政廳目前正在探討,以讓電子動踏板車及其他微型交通工具,在旅遊景區合法使用,進而減緩州內交通堵塞情況。

“當局建議以電子動踏板車取代其他交通工具,解決州內交通阻塞情況,有關建議目前處在全面性探討階段,尤其電子動踏板車不能與其他交通工具在同個車道上行駛,是當中需要考量的部分。”
他說,腳車道完成擴充後,一旦電子動踏板車合法化上路,當局將落實電子動踏板車與腳車共享車道措施。

再納阿布今日為市政廳輝煌條紋飄揚運動主持開幕儀式後,在記者會上這麼指出。
他說,市政廳區內設有腳車專用車道,當局將使用房屋與地方政府部撥款,以進行腳車道擴建工程,除了加長,還要加寬車道,讓腳車及電子動踏板車能夠在同個腳車道上行駛。

“現有腳車道約10尺寬,有加寬的打算;目前區內各腳車道總長度約3公裏,也會再加寬,讓整體腳車道更加完善,方能發揮作用。”
他說,初步計劃腳車及電子動踏板車,在腳車道上的分配比率為1比2。

再納阿布說,當局目前正和非政府組織及有關政府單位,如甲州公共工程局、陸路交通局及警方洽商,以討論將電子動踏板車合法化上路的安全性和其他相關課題。
他說,區內腳車道於數年前完工啟用,但使用率欠佳,相信主要是天氣關心,許多民眾不願以腳車代步。
晉巷往愛極樂路段 廢除“右轉”減緩塞車
再納阿布說,市政廳與甲州公共工程局共同探討,於SPA大道,位於晉巷通往愛極樂路段,廢除“右轉”交通係統。
他說,國門重開後,州內車流量劇增,故當局打算在SPA大道部分路段,落實禁右轉措施,讓交通更通暢無阻,減緩當地塞車情況。

“尤其上午7時30分至上午9時期間,車流量很高,希望廢除右轉交通係統能改善情況。”
另外,他說,配合甲州元首敦莫哈末阿裏提升州內公共交通係統的建議,市政廳與馬六甲全景巴士將積極配合,致力提升公共巴士素質。
“我也是全景巴士公司董事成員之一,公司一直以來不僅專注提升市區公共巴士問題,也關注郊區情況。”
他說,該公司近期將在主席拿督羅斯蘭主持下,召開會議詳細討論州元首提出的建議。
市民驚心膽顫騎腳車
◆郭子毅(行動黨愛極樂州議員)
原則上認同當局擴充腳車道,畢竟越來越多人把腳車當作日常交通工具,腳車再也不是休閑運動器材。
無奈甲市區及世遺區一帶,一向來並非“腳車友好”地區,導致遊客市民抱著驚心膽顫的心情騎腳車。

市區一帶道路狹窄,根本無法另增設一個腳車專用車道,因此多數和車道重疊共用,不像外國人士早有這樣的“文化”,公民也有共識。
長遠而言,政府不僅需要提升腳車道完善度,還需進行一系列覺醒活動,提高腳車上路的意識,因許多人依然不習慣有腳車在路上行駛。
政府也應該提升民眾意識,鼓勵市民以腳車取代車輛,更加環保。
應與腳車運動愛好者溝通
◆陳明嶽(腳車騎士)
市政廳耗多年於漢都亞路劃上腳車道,理應腳車道在內泊車位在外的設計卻恰恰相反,如今許多腳車“越界”停泊在腳車道上,令腳車道無法發揮作用,如同虛設。
市政廳擴充腳車道的計劃值得鼓勵與支持,但還需實地考察團隊協助推動。

進行任何腳車道計劃,必須考慮市民使用時面對的問題,也需符合民情、安全及方便。尤其腳車道要有連貫性,而不是像州內多個腳車道般,沒有做好分離安全島。
若當局了解使用者的觀感,能更加貼切了解使用者需要,因此參與設計和實施的官員,皆腳車運動愛好者,必能更了解腳車道應該如何建設和提升。
希望一旦電子動踏板車合法化上路,政府規定騎士做好安全措施,如戴安全帽和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