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8日訊)馬六甲河畔走道旁的紅樹林區遍布多種塑料垃圾,且以食物及飲料包裝為主,不少在紅樹林區棲息的四腳蛇,皆被塑料垃圾包圍。
馬六甲河畔乃四腳蛇群集之地,沿著沿河走道走一回,幾乎每幾步必會“巧遇”一隻正在紅樹林中棲息的四腳蛇,唯紅樹林中卡著大批垃圾,導致被指是甲河的象征物“四腳蛇”,被迫以垃圾為家。

甲州河流與海岸發展機構高層受詢時說,該機構每日安排兩個階段的河流清理工作,由兩組人馬從上午8時至下午5時期間,在香料園至甲河河口以及香料園至馬六甲仙特拉巴士總站的河段,清理漂浮在河流的垃圾。
不願署名的受訪者說,紅樹林區之所以有許多垃圾,主要因為訪客隨手丟垃圾,加上峇株韓巴水閘門開啟,造成原本卡在水閘門的垃圾從上遊流至下遊,經過紅樹林區時被樹根卡著,尤其退潮後情況更為嚴重。
“清潔工人清理河流垃圾時,船隻無法駛入紅樹林區,影響垃圾清理工作,如果船隻硬闖,會對工作人員危險。

他說,有關樹木在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管理下,因此當局不能隨便動手砍伐。
他指出,清潔工人被指示盡力清理河流各角落的垃圾,因此工作人員有時被迫“下水”或從陸地撿垃圾。
“沿河走道受民眾歡迎,但民眾到訪後留下垃圾實在不應該,四腳蛇以垃圾為家民眾也有責任,不能單靠政府單位的努力保持環境整潔。”

擬設柵欄阻雜物流入
甲州河流與海岸發展機構擬在河流及紅樹林區之間,安裝河流攔物柵欄(log boom),避免垃圾與雜物一再流入紅樹林區內,以保障四腳蛇有幹淨、安全的棲息之地。
受訪者透露,當局正想方設法解決垃圾卡在紅樹林區的問題,其中一個建議的方案為安裝河流攔物柵欄,但該方案尚在洽談中,未有定案。
“當局正在探討該方案的可行性,也不排除采用其他更有效的方案,最主要有關方案能有效地阻止垃圾流入紅樹林區,同時不會危害四腳蛇或其他生物生命。”
他說,當局能在甲河方面落實措施,幫助減少垃圾量,但來自岸上的垃圾,還需要民眾配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