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4日訊)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為疏解市區交通阻塞問題,自2019年開始在多個主要路口設置“交通管製精明係統”(SPiKTRA-M),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一些路段已成功將在紅綠燈前等候及通行時間,平均節省高達81%!
馬華甲曆史城市議員高啟堯指出,市政廳為全馬首個采用該係統的地方政府,直到今年,將計劃在市政廳轄區內33個主要十字路口,共設有90個電眼。地點包括怡力、哥打拉沙馬那及馬六甲拉也,共分12個地區,目前已完成10個地區的設置工作。

他指出,該係統將在每個相關路口安裝紅外線及雷達感應器,以偵測在紅綠燈前等候車輛,一旦長龍疏通,將轉為紅燈,供其他方向的車輛通行。
“同一區的紅綠燈會啟動‘綠波’模式,以讓車輛在駛到前方的紅綠燈時,也會出現綠燈而直接通行,藉以減少等候及通行的時間。”

高啟堯昨日傍晚與駱慧茹市議員,及SPiKTRA-M係統承包公司PPK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菲德裏、技術人員沙魯,視察哥打拉沙馬那路口紅綠燈的操作後,如是指出。
他說,先行計劃是於2019年底安裝在哥打拉沙馬那的3個路口,經過近3年收集數據並不斷改善,該路係統已趨向成熟,從王金輝路往前大馬眼等候時間,從之前平均261秒減至50秒,省下81%,通行時間則從之前的337秒減至114秒,或省下66%;從前大馬眼至王金輝路等候時間,從之前的平均165秒減至43秒,通行時間從之前的平均231秒減至95秒。

他說,在精明設置下,有關紅綠燈數碼倒數號將不會顯示,隻有在紅燈轉綠的前15秒會出現倒數,至於綠轉紅則會在前10秒出現倒數。
可上網瀏覽交通狀況
所有安裝交通管製精明係統的路口,都巳裝上電眼偵察路況,民眾隻需上網瀏覽市政廳的“I-Trafik”係統,就可察看各路口交通狀況。
高啟堯說,“I-Trafik”係統為少過一分鍾時差的實地交通資訊,涵蓋範圍達10.877平方公裏。

他說,曆史城市政廳是全馬首個使用該係統的地方政府,獲得其他地方政府如怡保市政廳前來考察。
“除了承包公司24小時負責監控,市政廳也設有監控室,由專人負責監控各路況。”

另一方面,駱慧茹說,該電眼並非為拍攝闖紅燈者而設,而是一項人工智能設置。
她說,拍下的路面情況,可協助警方調查罪案,及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可作為一項證據。

執法員驅趕違泊車輛
除了裝置交通管製精明係統,市政廳聯合交警及陸路交通局執法人員,逢周末、日及假日,都會派出人手巡視新路通往皇冠百利的路段,驅趕違規停泊的交通工具,確保交通順暢。
高啟堯說,許多交通阻塞的發生源於違規停泊,為此,執法人員將指示違泊者離開。

他說,每次都會派出至少6名執法人員執行任務,高峰時段甚至會派出約20人。
“專注在新路至皇冠百利路段,原因為該路段為主要通往旅遊區,也是大部分遊客必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