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 斯里直落垵花园暴风雨 2树倒压6屋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 斯里直落垵花园暴风雨 2树倒压6屋

    • 一棵大树压中一间民宿,所幸住在该处的游客一家没有受伤。

    • 受到最严重影响的一间房屋,屋前都被树干遮蔽,看不清屋内情况。

    • 屋前凉蓬倒下,击中一小部分车顶。

    • 叶赞文(右2)向居民了解情况,左起为奥斯曼、莫哈末阿占及孙天赐。

    • 大树倒下,沟墙受到影本崩塌。

    • 一棵大树压中一间民宿,所幸住在该处的游客一家没有受伤。

    • 受到最严重影响的一间房屋,屋前都被树干遮蔽,看不清屋内情况。

    (马六甲18日讯)斯里直落垵花园相隔10余间房屋的两棵大树,今日凌晨3时许狂风暴雨时倒下,压中至少6间房屋,幸无人受伤。

    树倒事件发生在甲市斯里直落垵花园第一路,受影响房屋各别部分屋顶、屋前凉蓬被压毁,也有一辆泊在车房的汽车小部分被倒下的凉蓬压到,而屋顶破漏雨水也渗入屋内,屋主蒙受损失之余,更要清理漏水的家园,苦不堪言。

    (摄影:谭江菁)

    两棵倒下的大树也阻断当地交通,造成10余间住家车辆无法进出,幸今天是星期日,若碰上工作天,必将为居民带来更大不便。

    第一棵大树压中角头间一间充作民宿的单位,而相隔10余间房屋的另一棵大树倒下,波及约5间房屋。其中最严重的一间房屋,房屋的车房全被倒下树干压着,无法看清屋内情况。

    一棵大树压中一间民宿,所幸住在该处的游客一家没有受伤。

    住在民宿的莫哈末沙菲(35岁,来自新山)指出,他昨天到马六甲探访患病亲人,昨午4时抵达民宿。今日凌晨刮起大风雨,外面传来响声,出外查看发现房屋对面沟边大树倒下压到民宿车房。

    他庆幸家人都没有受伤,只是其车一个倒后镜被破坏。

    屋前凉蓬倒下,击中一小部分车顶。

    另一名受影响的居民莫哈末利端(39岁)指出,他租该房屋已有两年,房屋对面靠近大沟的一排大树常被风吹得摇晃,他们都非常担心,不料今晨真的发生树倒意外。

    他说,他是在早市摆摊,事发时已起身准备摆摊的物品,突然听到外面发出很大声响,房间屋顶被东西击中,马上到房间拉妻儿逃生。

    受到最严重影响的一间房屋,屋前都被树干遮蔽,看不清屋内情况。

    “所幸家人没事,部分屋顶、凉蓬及汽车一小部分受到破坏,暂还不知损失多少。”

    旺梨马华支会顾问兼当地居民叶赞文,到场了解情况。

    莫哈末利端:赶急拉妻儿出房间。

    斯里直落垵花园
    刮大风居民怕树倒

    每逢刮大风时,斯里直落垵花园第一路一排长得高大茂盛的大树,都会被吹得摇晃,两年前也曾发生树倒意外,居民多次向当局投诉,反映大树危险,要求砍伐,唯一直没有下文,周日终再次发生树倒意外。

    除了担心大树倒下,大量树叶掉落屋顶,阻塞排水槽,水无法排出满溢,造成屋顶天花板漏水,居民被逼一年爬上屋顶3次清理落叶,如今发生两棵大树齐倒下的意外,居民急迫希望当局尽快采取行动,解决大树问题,让居民安心。

    叶赞文指出,当地居民不管白天或夜晚,只要刮起大风就会提心吊胆,害怕树倒危及生命安全。

    “居民通过多管道做出投诉,但至今当局只来砍伐一棵大树,目前还有约8棵大树危及居民安全。”

    他说,刮起大风时,居民驾车都不敢经过该处;一些晨运者也不敢走在该大树下。

    叶赞文(右2)向居民了解情况,左起为奥斯曼、莫哈末阿占及孙天赐。

    凌晨听到巨响

    ◆居民林玉英(70岁)

    居住此处10余年,初时屋前树木比较小棵,有时都会私下修剪。随着大树越长越高及茂盛,风大时显得非常危险,担心倒下压到房屋。

    星期日凌晨刮起大风下大雨,3时许有听到外面传来巨响,不过没有出外查看,早上出外时方知隔邻大树倒下。

    林玉英。

    落叶塞排水槽

    ◆居民陈太太

    大树长得高,树干倾向房屋方向,大量落叶掉落屋顶,阻塞排水槽,雨水就会溢出,再通过屋瓦流进天花板,流入屋内。这不仅造成天花板石膏被破坏,有时水从风扇处流下,担心会漏电。

    每年至少3次请朋友帮忙爬上屋顶,清理屋顶,以减轻漏水情况。

    建议发动抗议

    ◆居民奥斯曼

    因为大树继续存在,居民每晚都睡不安稳,投诉了很多次,都没有进展,建议居民发动抗议行动,向政府当局传达居民的心声。

    另一棵也待砍

    ◆居民莫哈末阿占

    屋前倒下的大树旁另一棵大树,树根已造成沟墙凸起,担心该大树也已不稳固,随时倒下。

    这次大树倒下,屋前受到波及,屋内也有漏水。如果该棵不稳大树不砍除,担心我维修好房屋后又倒下,房屋再次受到破坏。

    每次下雨我都会坐在屋前观察情况,无法入睡,今次也一样,当凌晨下起大风雨时,坐在屋前,以便有任何突发状况,可以马上叫醒家人逃生。

    大树倒下,沟墙受到影本崩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日马六甲头条〡百年老屋藏画廊 谭绍贤家族推广艺术文化

    (马六甲21日讯)隐藏在荷兰街一栋长达234尺的百年老屋里,谭绍贤艺术家画廊不仅展示水彩画等艺术作品,更致力于推动艺术文化,提升社会对艺术的认识与欣赏水平。

    谭子健接受《中国报》记者访问时指出,画廊的宗旨是“艺术分享与创作”。

    谭子健展示一幅抽像画,利用非具象的形式与色彩,传达深层次的情感与思想表达。

    他说,画廊展示的所有作品均由家族成员亲手创作,涵盖写实、写意与抽象等不同风格的作品。透过艺术分享,希望引导更多人走进艺术的世界,培养对艺术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层感悟。我们希望通过画廊,让更多人了解艺术的多样性,例如水彩、粉彩等不同媒介的表现手法,也希望社会对艺术的理解不止停留在表面。”

    谭绍贤艺术家画廊坐落在荷兰街,外观隐秘。

    谭子健提到,马六甲的水彩画家数量相对较少,反映出艺术教育与欣赏之间的断层问题。

    他认为,艺术熏陶需要从小开始,很多中学初中三以后就不再安排艺术课程,孩子们没有机会继续学习绘画技能,也因此逐渐失去了发挥艺术才华的机会。

    我国著名的先驱水彩画家谭绍贤也不时会在画廊作画。

    “许多人在旅行时更倾向打卡热门景点与美食,对画廊和艺术馆缺乏兴趣。”

    他认为,也许我国的教育对艺术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我国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才日渐减少的原因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画廊的展示,唤起更多人对艺术的兴趣与热情,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拍照打卡的背景。”

    该画廊是我国著名的先驱水彩画家谭绍贤(78岁)与他的两位儿子谭子豪及谭子健共同经营,2001年开业至今已有24年。

    谭子健向记者讲解写实作品,强调写实作品旨在精确再现现实,捕捉细节与真实感。

    展示多种绘画材料

    画廊亦展示了多种绘画技巧与材料,其中包括水彩画和粉彩画。

    谭子健介绍,水彩画中,他有时会加入水分来调整色彩的流动性,而粉彩则是一种粉状的绘画工具,通过不同的技术如推粉和勾色,能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

    他说,这些粉彩笔为英国进口,单支价格约9英镑(约50令吉),其颜色纯净且稳定,由于采用优质原料手工制作,因此价格昂贵,本地市场难以找到。

    受爷爷影响,谭子健将废旧家具重新赋予生命,巧手改造成音响台。

    除了展示原作,该画廊还展示了一些经过高科技复制的作品,与一般复印机的50%至70%的复印效果不同。

    他提到,其哥哥作为一名电脑工程师,通过电脑技术调色与调整色差,再通过高端二点机器制作复制画,质量接近原作。

    “由于每幅原作只有一张,但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拥有,我们因此将其制作成高质量的复制品。”

    谭子健展示其手工制作的烟斗。

    制作烟斗 艺术表达

    除了绘画,谭子健亦擅长制作烟斗,并以此为另一种艺术表达。

    他选用意大利石楠木作为主要材料,这种木材经过特殊处理后质地轻巧、耐用且具有独特纹理。

    “每一根烟斗的制作需要3天以上,从设计到雕刻都必须非常精准。”

    谭子健制作的多个烟斗,每一件都是独特的艺术品,融合工艺与创意。

    他解释,初学时,他曾使用本地木材塞拉亚练习,因为价格较低,即使失败也不心疼。

    “而石楠木价格昂贵,一小块需花费200多令吉,这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珍贵。”

    谭子健认为,烟斗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艺术品。

    “每一根烟斗的形状都独一无二,既有实用性,也体现了制作者的艺术品味与工艺水平。”

    画廊主要以水彩画为主,开放让对艺术拥有浓厚兴趣的大众参观。

    实践环保创意精神

    谭家二代传承的不仅是艺术,还有对环保创意的实践精神。

    谭子健透露,其爷爷是木匠,他从小跟随学习木工技能,这种兴趣延续至今。

    画廊的许多家具和装饰都来自他们重新改造的旧物,例如废弃木料制成的画框,旧桌椅经过修复后成为画廊的一部分。

    石楠木价格昂贵,一小块需花费200多令吉。

    他认为,这种旧物新用的做法不仅环保,也为艺术作品增添了故事与情感。

    他提到,环保和艺术并不矛盾,两者可以通过创意融合。

    他希望能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艺术与环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