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6日訊)荷蘭街一所老屋屋瓦及水槽因年久失修搖搖欲墜,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給予業主近兩個月處理,結果承包商將屋瓦水槽拆除後,丟棄在老屋前,不少屋瓦碎片掉入溝渠內。
馬華曆史城市議員黨鞭高啟堯說,8月10日路過荷蘭街發現老屋屋瓦和水槽脫落,隨時危及路人生命,因此招來第一時間反應小組(FRONT)將該範圍圍起,避免路人靠近,再通過出售廣告牌,聯絡上業主。

他今日在記者會上說,經過多次溝通,業主答應處理,直至今日接獲業主通知,已經完成處理脫落的屋瓦和水槽。
“結果到現場視察後發現,業主委任的承包商確實把屋瓦水槽拆除了,但丟棄在路旁和溝渠,不認同這種處事方式,認為業主能做到更好,畢竟已經給了兩個月處理。”
高啟堯說,在業主沒有配合情況下,不排除將按照程序讓執法人員發出警告信,再交由有關單位斟酌是否開罰單對付。
“呼籲所有老屋業主,無論是產業繼承人、新業主或投資者,隻要是產業合法持有人,都必須對產業的安危和維修負起責任。”

他說,位於世遺區的荷蘭街是旅遊區,破舊老屋不僅可能影響甲州世遺地位,也影響遊客對馬六甲的印象。
“目前,執法單位沒有強硬向業主開罰單,希望屋主有覺醒意識,自動自發將產業維修好。”
他說,世遺區的產業維修需要一定的申請程序,任何在申請方面面對難題,有需要幫助的業主,可聯絡他尋求協助。
他提醒,任何對民眾形成生命威脅的產業業主,可被地方政府建築物管理小組采取行動對付,包括開出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