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 借貸易.送餐好.不堵車 摩哆銷量 節節升
(馬六甲9日訊)疫情好轉,經濟蘇醒,消費能力改善和容易借貸,間接刺激國內新摩哆銷量,今年全國首8個月共賣出了47萬9420輛各類型摩哆,平均每個月售出5萬9927.5輛,或每天1997.5輛。
馬六甲車商公會主席拿督陳添財說,按照此數據分析,今年新摩哆的總銷售量有望突破60萬輛,甚至有可能比去年全年的61萬4935輛,還要多。

他說,2020年疫情時,國內出售的新摩哆全年是56萬9412輛,即使當時是疫情高峰期,但相信不少人失業而加入摩哆送餐員行列,使摩哆的需求相對增加。
“今年方面疫情緩和,原本預計摩哆需求會因買摩哆當送餐服務和其他因素等需求減少,但事實上卻讓商家感到意外的是,摩哆的需求依然強勁。”
他認為這可能與現在人們考慮到交通堵塞,買摩哆騎上班較方便之外,一些摩哆廠商進行促銷,以及消費者在疫情後有了工作,容易獲得借貸等等情況下,帶動了新摩哆的銷量。

“數據也顯示,被列為中級階段價格約1萬令吉,125至150排量的摩哆,占了市場需求70%。,至於價位4000令吉以下的低價階段摩哆,成為不少送餐員的最愛,也占了15%的需求量。”
陳添財透露,1萬令吉以上,排量大的大型摩哆同樣占了15%。這類型摩哆一般上是作為長途駕駛用途,具備高性能和安全功能。
“有70%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新摩哆,因為摩哆車商提供了保修和售後服務,3至5年內不擔心摩哆出狀況,以及新摩哆附加贈送頭盔、雨衣、防盜鎖等,都是吸引消費人買新摩哆的原因。”

實體店購買 可討價還價
陳添財說,過去兩年疫情時,線上電子平台銷售摩哆成為了一股新趨勢,當時占大多數的新摩哆都是通過線上交易買賣完成包括新車注冊、保險和路稅等,不足之處就是消費人無法看到貨物實品,也缺乏保障,消費人更擔心被欺騙。
他說,隨著各領域開放,電子平台的摩哆銷量需求相對減少,消費人較喜歡到摩哆實體店查看,而且能夠當場與商家討價還價,這是電子平台無法提供的服務。
他透露,在自由貿易市場和良性競爭的情況下,通過電子平台或實體店購買摩哆,都是消費人的自主選擇權,要如何吸引消費人,就必須有創新經商模式,如提供保修、售後服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