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3日訊)過了一周的競選期,一些政黨的插旗工作已近尾聲,一些則還在耕耘中,令甲市區出現不少“奇葩”插旗法,也有者明知故犯,無視地方政府的競選宣傳品條規。
馬六甲市區國會選區在第15屆全國大選中迎來四角戰,即希盟行動黨候選人邱培棟、國陣馬華候選人高啟堯、國盟民政黨候選人蘇海米及獨立候選人諾阿茲蘭。

據《中國報》觀察,希盟行動黨和國陣馬華“插旗”進度不相上下,雙方先後到場插旗及豎立宣傳告示牌,國盟在這方面的進度稍微緩慢,競選期過了一周,仍有團隊還在漏夜插旗,姍姍來遲。

獨立候選人的宣傳品在市區一帶未見蹤影。以候選人“穆斯林社區捍衛者”的競選口號,不排除對方主要專注以巫裔選民為居多的地區,更大可能是受經費限製,宣傳品量根本趕不上各政黨。
甲市區陸續迎來各種“奇葩”的插旗方式,有的令人驚喜,有的令人搖頭。

國陣國盟“藍”舍“藍”離
希盟方面,繼早前栽在媽咪吉祥物手中的旗幟後,今早又出現令人“驚喜”的掛旗方式。希盟在AMJ大道路段,位於巴萊班讓路段的多個燈柱頂端掛旗,估計是市區內掛得“最高”的旗幟。
國陣則采用一概的插旗方式,沒有驚喜,但有別於希盟的竹子旗杆,國陣采用PVC材質的旗杆,耐久又容易采購。

國盟相較希盟和國陣,較遲動員插旗。然而該陣營普遍上使用未切割式的旗幟,將長長的旗幟拉掛在路旁,形成藍色“圍欄”。記者也發現,團隊無視地方政府條規,將候選人條幅直接釘在樹上。

由於國陣和國盟皆是藍色旗幟,因此往往兩個陣營旗幟插在同個場合時,乍看下令人難以辨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