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选民亲制甜点赠送 感谢林万锋相助渡难关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79岁选民亲制甜点赠送 感谢林万锋相助渡难关

    (马六甲18日讯)79岁选民李碧莲趁岁末年终,亲手制作彩虹燕菜甜点送给吉里望区州议员拿督林万锋,感恩林氏在她最艰难无助时刻,助她渡过难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住在礼礼组屋的李碧莲(译音,Amy Lee)去年6月遭遇丧子之痛,56岁儿子突发心疾,在新山工作地点去世。

    她指出,当时她根本无法接受及承受有关噩讯,甚至在儿子下葬时,万念俱灰的她想跟随儿子而去。

    林万锋(左)回赠李碧莲日历和柑桔。
    林万锋(左)回赠李碧莲日历和柑桔。

    “在我人生最艰难的这一段时间,万锋和他的工作团队一路帮助我,陪伴我,护着我。”

    她说,当时她情绪非常低落,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与心情,万锋与工作团队非常有耐心与同理心包容并陪同和聆听,为她极度负面的情绪找出口。

    李碧莲说,儿子逝世已7个月,她仍然常常思念他。即将来临的农历新年,她也无心过年,但此刻的心情已能逐渐平复。

    她非常感谢这一路走来,万锋与团队对她的帮助与照顾。

    “我能做的不多,也无以回报,仅以这一盒我自己一层一层、用心制作的彩虹燕菜来相赠,感恩大家对我的好。”

    自小受英文教育的李碧莲也特别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订制一个写着“新年快乐”蛋糕,赠送给吉里望州发展与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请林万锋工作团队享用,以感谢大家帮助她走出丧子之痛。

    林万锋鼓励李碧莲,不妨参与社区里适合自己休闲体育或康乐活动,增加个人与群体人际关系互动,即能锻炼身体,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同时,他希望李氏往后生活能如同她制作的彩虹燕菜般,缤纷多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林万锋:东南亚发源地之一 古城可成妈祖文化推广中心

    (马六甲20日讯)甲州首长投资顾问兼甲州政府对华特使拿督威拉林万锋说,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驻扎于马六甲,而马六甲也是东南亚妈祖文化发源地之一,基于这些历史背景,马六甲具备成为妈祖文化推广中心的独特优势。

    他指出,马六甲是研究和推广妈祖文化理想场所,无论是乡团、神庙、文化馆还是博物馆,都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妈祖信徒遍布海内外,包括马六甲兴安会馆、福建会馆、永春会馆及林氏宗祠等地都供奉妈祖,妈祖信仰已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文化纽带。”

    他说,无论宫庙社团或妈祖民间信仰团体等,都应合作并共同推动妈祖文化相关活动。

    郑和文化博物馆配合妈祖宝诞,推介”古妈祖造像展厅“,展出一尊或为马六甲最古老的妈祖造像之一。右起为李培峯、林万锋及林朝华。
    郑和文化博物馆配合妈祖宝诞,推介”古妈祖造像展厅“,展出一尊或为马六甲最古老的妈祖造像之一。右起为李培峯、林万锋及林朝华。

    林万锋今日到郑和文化博物馆参观三宝公及古妈祖造像展厅后,在记者会上,这么指出。

    他说,今天是妈祖宝诞,郑和文化博物馆趁势推出“三宝公及古妈祖造像展厅”,不仅丰富甲州文化景观,也进一步促进马中两地在文化上的交流与认同,强化民心相通的理念。

    “该举无疑也契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强调的‘民心相通’,透过文化交流加强马中两地人民的紧密联系。”

    他指出,妈祖是中华民族海上守护神,也是海外华人的心灵寄讬。

    展厅展出大伯公(左起)、顺风耳、妈祖、千里眼及三宝公造像。上为甲必丹李为经旧宅门板上的两块花板,描绘了妈祖庇护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场景。
    展厅展出大伯公(左起)、顺风耳、妈祖、千里眼及三宝公造像。上为甲必丹李为经旧宅门板上的两块花板,描绘了妈祖庇护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场景。

    “当年,华人先辈南来时,许多人在启航前向妈祖上香祈求保佑,并在平安抵达后建庙谢神,这些庙宇成为华人聚居地,凝聚了同乡与地方力量。”

    他说,根据历史记载,许多郑和水手和船员来自福建,亦是妈祖信仰的追随者。因此,妈祖文化与郑和下西洋密切相关。

    在场者有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署理馆长李培峯及新加坡文物专家林朝华等。

    展示古老妈祖造像

    郑和文化博物馆配合妈祖宝诞,特别推介“古妈祖造像展厅”,展出一尊或为马六甲最古老的妈祖造像之一,进一步彰显甲州悠久的妈祖信仰文化。

    有关妈祖造像原供奉于马六甲打铁街,即荷属时期华人甲必丹李为经的故居内。根据技术鉴定,该造像年代介于1660年至1780年之间,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妈祖造像原貌。
    妈祖造像原貌。

    2023年,该造像遭彩漆与贴金,后经新加坡文物专家林朝华于2024年10月修复,成功恢复部分原貌,得以重新呈现其珍贵的历史风貌。

    展厅除展出古妈祖造像,亦同步展出三宝公与大伯公的原貌造像。此外,甲必丹李为经旧宅门板上的两块花板,也收录于展厅之中。

    该花板雕刻生动,描绘妈祖庇护郑和下西洋历史场景,为展览增添珍贵文化意涵。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