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庙组织自发性布置年景 邱培栋:爱国表现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宫庙组织自发性布置年景 邱培栋:爱国表现

    (马六甲20日讯)行动党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认为,州内宫庙及组织趁着农历新年将至,出钱出力将大街小巷布置得美轮美奂,不仅有着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华社爱国的体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说,随着农历新年进入倒数计时,州内各地几乎每一晚都有新春年景布置亮灯仪式,可见许多宫庙组织自动自发,出钱又出力展开年景布置,成为游客来到古城时可到访的打卡点。

    嘉宾及理事为清华宫2023癸卯年新春年景布置主持亮灯仪式,左起为李鸿国、颜艺阀、邱培栋、侯罕利、法利斯及陈建南。
    嘉宾及理事为清华宫2023癸卯年新春年景布置主持亮灯仪式,左起为李鸿国、颜艺阀、邱培栋、侯罕利、法利斯及陈建南。

    “有关宫庙或组织的成员其实能够什么也不做,但为了发扬文化,他们展开年景布置,这不但间接性带动州内旅游业,吸引游客到马六甲旅游,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

    邱培栋昨晚在马六甲干冬清华宫2023年癸卯新春年景布置亮灯仪式上致词时,这么指出。

    他说,大马是多元文化之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甫宣布“昌明大马”口号,意味任何一个族群,无论多数或少数,都会获得照顾,不会被边缘化。

    “‘昌明大马’是首相推出的宏愿,旨在往该大方向迈进,打造一个文明的大马,希望我国社会接下来和谐繁荣。”

    他说,面对极端的政客,人民必须谴责甚至拒绝他们,以免极端思维的相关报导流传到国外,有损大马名声。

    “面对极端在政客,我们无需硬碰,而是作出更多建设性的事情,包括积极进行新春年景布置,让好事传千里,让大家知道大马是除了中国、台外及香港外,隆重迎接农历新年的国家。”

    他宣布拨款3000令吉给清华宫。

    在场者有清华宫主席侯罕利、副主席李鸿国、总务陈建南、新春年景布置筹委会主席颜艺阀及巫统直落垵州议员拿督阿都拉萨的代表法利斯等。

    邱培栋(右4起)及侯罕利率领清华宫理事成员,向各界拜年。
    邱培栋(右4起)及侯罕利率领清华宫理事成员,向各界拜年。

    ■侯罕利寄望新政府新政策

    侯罕利希望在癸卯兔年里,大马“兔气扬眉”,“大展宏兔”,各族人民更团结,经济欣欣向荣之余,新政府的新政策让国债不再因滥权、腐败及贪污下不断增加,不然会把国家给毁了。

    他说,马来西亚政局在疫情前已经令人堪忧,加上后来的疫情,人民可说是雪上加霜,生活在通货膨胀之下,苦不堪言。

    “我们深信只要有稳定政治,经济复苏,人民可拥有更好的生活。因此清华宫除了推广王爷信仰,也藉助大家力量协助马六甲旅游业,带动附近经济发展。我们期望中央政府和州政府扮演积极角色,协助州内宫庙,互相配合,使到各族受惠。”

    他说,清华宫在理事们的团结下,加上各界鼎力支持,让农历新年年景布置进入第4个年头,更让游子,游客及善信们前来打卡,增加当地新春气氛。

    清华宫牌楼在灯饰及灯笼点缀下,变得红彤彤。
    清华宫牌楼在灯饰及灯笼点缀下,变得红彤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穆斯林春节访华裔家人 彼此尊重 共享美好时光

    (马六甲1日讯)宗教无阻亲情,农历新年见证巫裔与华裔家庭深厚情谊!

    对州内一户家庭而言,宗教信仰从来不是亲情的界限,每逢农历新年,他们都会如约探访华裔亲属,用真挚的情感跨越文化与宗教的藩篱,延续家族深厚的情谊。

    尽管莫哈末哈尼夫(42岁,技工)的外婆逝世超过10年,但他与家人及华裔母亲未曾中断这一传统,每逢新年,依旧会前往默迪卡再也花园及武吉南眉,拜访舅舅及舅母。

    哈尼夫指出,拜访华裔亲人已成为他们家每年新年的传统,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站,便是已故外婆位于浮罗加东的住处。

    莫哈末哈尼夫(左)与家人到华裔舅舅家拜年,展现宗教无阻亲情的精神。(截图自《今日马六甲》)
    莫哈末哈尼夫(左)与家人到华裔舅舅家拜年,展现宗教无阻亲情的精神。(截图自《今日马六甲》)

    “外婆在世时,每逢农历新年特别热闹,所有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即使她离世,我们依然没有忘记亲人,会在新年期间抽空与他们团聚。”

    哈尼夫接受甲州政府官方喉舌报《今日马六甲》访问时说,虽然他的家庭信仰伊斯兰教,但每次拜访华裔亲属时,仍会特地准备马来传统美食,如马来粽与仁当,与非穆斯林家人分享节日喜悦。

    “这就是我们家庭的美好之处,虽然拥有不同的信仰,但彼此尊重,共享欢乐时光。”

    哈尼夫的母亲诺莎阿都拉(68岁),自幼被巫裔家庭抚养,并皈依伊斯兰。尽管如此,她始终未曾与12名亲生兄弟姐妹断绝联系。

    哈尼夫希望这份亲情能够传承给家族的年轻一代,确保这个多元文化家庭的独特传统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我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维持这种亲密关系,让这个融合不同文化与信仰的家庭一直延续。”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