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6日訊)甲州沿海8個漁村的244名漁民,促請州政府協助,指示當局發出賠償金給受到填海計劃影響生計的漁民,並希望能夠把賠償金提高至每人獲得1000令吉。
當局至今隻提出發放數額1萬6000令吉的賠償金給這批漁民,唯漁民指該數目只能讓他們每人平均獲得約65令吉,非常不公平,希望能夠發出1000令吉的賠償金給他們。

漁民也反映沿海的填海計劃由當初的首階段,已進入至目前的第6階段,他們還是沒有獲得應有的賠償,即使馬六甲首席部長拿督斯裏蘇萊曼,過去兩年來已就此事發出兩次指示給甲州海港局,促該局發放賠償金。
對於此事,海南村鄉委會主席凱魯,今日召集漁民到海南村漁碼頭討論賠償的後續進展,同時提出漁民這些年來面對的困境。
■
每月收入不到RM1000

67歲漁民黃標說,這些年來出海所得漁獲逐年減少,過去10年每次出海都可捕獲海產,收入約2000令吉,如今每個月的收入不到1000令吉。
“我從事捕魚業已50年,17歲開始跟隨父親出海,這幾年沿海不斷進行的填海工程和發展,漁獲大幅度減少。”
他透露,雖然政府提供漁船柴油補貼,但一些支出仍需自己承擔,包括放至海底捉魚的漁網,容易被石塊勾破。
漁民羅斯裏說,當局早前提出發放一次性的1萬6000令吉賠償金給漁民,可是此數額需由受影響的244名漁民平分,平均每人隻得約65令吉。

他希望獲得合理賠償,尤其現在的物價如漁船設備價格很高,漁民更需承擔漁船維修、漁網等的多項費用,對原本收入已不高的漁民而言很吃力。
■進入第6階段 未獲賠償

凱魯說,早在2000年吉裏望沿海開始填海計劃迄今,對漁民影響也越來越大,過去這些年的填海已進入至第6階段,但漁民沒有獲得因填海工程,影響他們收入的賠償金。
他說,該鄉委會於2021年和2022年,代表8個漁村的244名漁民發出信函給首長反映此事,並得到首長關注和指示當局發放賠償金,不過,當局卻沒有根據州政府的指示,讓漁民感到失望。
他透露,如果再無法獲得當局重視和發出賠償金,不排會采取和平請願方式傳達漁民的心聲,包括要求海名漁民獲得1000令吉的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