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1日訊)對佳林園、瑪琳再也及萬佳市居民而言,拆除瑪琳再也運河河壩,等於摧毀一直以來“保護”他們的一堵牆,進一步加劇當地突發水災情況。
居民、居協及鄉理會日前聞悉,甲州政府已批準50萬令吉款項,作為拆除瑪琳再也運河中的一堵河壩圍牆,目前處在招標工程階段,令居民心急如焚,希望州政府叫停計劃。

佳林園鄉理會主席阿紮哈指出,據了解,相關人士以河壩影響河流排水順暢度為由,再三督促政府拆除河壩,唯政府由始至終不曾與佳林園或默迪卡再也花園居民見面對話,諮詢當地人意見。
他今日在記者會上指出,其實造成河流排水緩慢有數個原因,包括河段寬度問題,更重要的是已經一段時間沒有挖深河床,導致運河水容量少之又少。

“我舉例,瑪琳再也運河河段寬度100多公尺,但數公裏外的阿依沙叻河段隻有30多公尺,且拐彎處多,無疑影響河水排放。”
阿紮哈認為,最理想作法為挖深河床及增高河堤,因此政府與其花費大筆資金摧毀河壩,不如善用該筆款項挖深河及增高河堤。

另一方面,佳林園居協主席祖基菲禮指出,相關人士不能將2006年南馬大水災事件,怪罪在河壩,因河壩更早之前已經存在。
他指出,一旦河壩被拆除,恐怕河水漲潮時,淹及佳林園的水位將超越原本不到一尺的高度。

他說,許多居民得悉河壩即將拆除後感到氣憤,並譴責當局沒有諮詢居民意見,一意孤行。
他不希望拆除後引發更嚴重水災問題,當局才後悔莫及,屆時重建河壩可能需要比50萬更多的費用。

在場者有默迪卡再也居民顏亞平等。
羅舜生:沉澱物泥垢嚴重積累
馬華漢都亞再也市議員羅舜生指出,瑪琳再也運河中的沉澱物及泥垢到了相當嚴重情況,萬一當局將河壩拆除,但始終沒有展開清理工作,將造成沉澱物、泥垢及浮萍排放到其他河段。
他說,河壩拆除後,將擴大受水災影響範圍,導致佳林園、萬佳市及瑪琳再也花園水災情況更為嚴重,沿著該運河的其他住宅花園也會受災。
他指出,市議會針對河壩即將拆除一事並不知情,得知後恍然大悟,迅速聯係水利灌溉局要求解釋,主席拿汀莎碧雅聞訊後,指示甲州水利灌溉局進行彙報會,交代工程細節。
他說,鄉理會也已按照程序呈交備忘錄給格西當州選區發展與協調委員會協調員,希望居民的訴求得到關注。
“居民不讚同拆除,也希望當局交代是否已進行技術方面的研究與考量,及影響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