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9日訊)巫統魯容州議員諾希爾米揭露,執法單位積極解決羅興亞難民引起的社區問題之際,卻有強大的人道主義組織在羅興亞人背後撐腰,甚至提供法律意見,助羅興亞人輕易逃過法網。
諾希爾米在去年底,因國內發生一起羅興亞難民非禮12歲女童事件,激起他的怒火,遂不斷與執法單位聯手采取行動,勢必要“瓦解”坐落在魯容州選區的各“羅興亞人村落”還原社區安寧。
他昨晚在“羅興亞行動”突檢結束後,向媒體透露,隨著他著手處理羅興亞難民課題,常接獲來自州內或吉隆坡的不明人士來電,邀他好好商量魯容州選區羅興亞人的命運。
視頻(陳伊文)
“我的回應很簡單,‘沒什麼可談’,這是毫無懸念的。”
諾希爾米說,他已多次接到類似來電,也獲悉羅興亞人的“代表“得到倡導人道主義的非政府組織幫忙,通過外來力量向當局施壓。

“不曉得這些組織向羅興亞人提供什麼程度的援助,但確實有團隊負責提供羅興亞人法律意見,導致我們因法律方面的限製,反被他們玩弄。”
應製定新難民法案
他認為,政府有必要隨著時代變遷,加以改善及修訂針對羅興亞難民的現有法律。
“我國如今依然采用2003年定製的難民法案,試問當初大馬才收容多少難民,現今又擴大了多少倍?因此製定全新法案是必須的。”

他說,目前為止暫未接到任何形式,直接性針對他的威脅信息。
“感謝大家的關注,發送及分享公開式的威脅信息給我,以叮囑我和團隊更謹慎,幸虧目前還未接到任何針對我個人的威脅。”
今日的行動,馬六甲曆史城市長拿督沙丹奧曼也在場。
“注冊為外勞 易管製 ”
諾希爾米促請政府將羅興亞人注冊為“外籍勞工”,讓他們能合法工作之際,也能在移民局法令下受到製裁。
他坦言,各造執法受限,主要是羅興亞人都持有聯合國難民署(UNHCR)發出的難民卡,況且大馬沒有任何法律,禁止業主將產業租給羅興亞人。
諾希爾米周六(18日)淩晨,聯合甲州伊斯蘭宗教局、移民局、市政廳、警方及國家反毒機構執法人員,到魯容及士馬木一帶,羅興亞人集聚之地展開突擊檢查。
他說,隨著各造不斷執法,原本居住甲市士馬木浮羅森南路的230多名羅興亞難民,陸續搬離租屋,到別處落腳。
“浮羅森南路原本居住236名羅興亞人,但突擊行動結果顯示,許多房屋單位已經空置,如今剩下廿多名羅興亞人。”

11外籍男女 逾期逗留被捕
執法人員在“羅興亞行動”中,檢查27名羅興亞人證件,他們皆持有難民卡。
國家反毒機構執法人員在浮羅森南路及魯容武雅拉也4路,分別向22名本地及13名外地男子,進行尿液檢驗,結果他們全對毒品呈陰性反應。
移民局方面,執法人員逮捕年齡介於3歲至40歲的8名尼泊爾男子、1名印尼籍女子、1名男童及1名女童。
他們因逾期逗留及非法入境,違反1959/63年移民局法令15(1)(c)(逾期逗留)條文及6(1)(c)條文(非法入境)。

揭“速婚”服務 提供假結婚證件
甲州伊斯蘭宗教局揭發,有不法分子向穆斯林外籍人士,提供“速婚”服務,以450令吉收費,為“夫妻”居家主持婚禮及辦理結婚證件。
甲州伊斯蘭宗教局局長拿督仄蘇克裏說,當局執法人員在“羅興亞行動”中,要求一對羅興亞籍及印尼籍“夫婦”出示結婚證件,才揭發“速婚”服務的存在。
“30多歲的羅興亞男子宣稱,本身於2018年和印尼籍妻子,在一名自稱是宗教師者見證下完婚,他們繳付450令吉作為辦理結婚證書的費用,但執法人員發現有關證書是假的。”
他說,該名30多歲的印尼女子透露,本身早前和印尼籍前夫結婚誕下一子後,遭前夫拋棄長達6個月,惟兩人沒有辦理離婚手續。
“印尼女子遂‘嫁給’羅興亞籍男子,兩人在2021年誕下一名孩子。”
仄蘇克裏向媒體指出,當局在浮羅森南羅興亞人村落,另逮捕一對30多歲的本地男女,兩人在無法證明合法婚姻下共處一室,並共同育有一名孩子。
他說,他們皆被帶返甲州伊斯蘭宗教局辦公室扣留,當局將援引1991年甲伊斯蘭教刑事法53條文展開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