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社會

父愛

自閉症兒子

繪書

文 文 文

年幼時的睡前故事 自閉兒與父合著繪本

(馬六甲20日訊)有一種,是陪伴,是引導。

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前總會長吳德福律師,為發揮的繪畫天賦,以10個月時間,陪伴兒子畫了45幅油畫,父子合著《森林法庭》繪本!

吳德福(左起)與兒子尚樂合著《森林法庭》。
吳德福(左起)與兒子尚樂合著《森林法庭》。

《森林法庭》相信是本地首本簡述法庭審案程序的繪本,也透過環保故事,傳達了“因果循環”的思想價值,由吳德福創作並撰寫文字,並依據“劇情”,由兒子吳尚樂繪畫。

吳德福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森林法庭》其實是他於2003年擔任馬佛青總會長期間,為當時年幼的孩子們所講的其中一個睡前故事。

他回憶說,任馬佛青總會長兩屆4年,每周都需北上南下,其餘在馬六甲的日子也需忙於處理律師樓事務,往往回到家已是晚上八九點,當時兩個女兒分別8歲及6歲,尚樂1歲,太太勵章提醒:在忙於教業與事業之際,也不能耽誤家業,否則將錯過孩子最珍貴的成長階段。


於是,他決定向孩子們說睡前故事,以孩子們納入故事中的角色,創作出一系列的故事,其中也包括《森林法庭》,這故事連續說了2個月才完結。

吳德福(右起)向黃翠玲講述畫中的故事。
吳德福(右起)向黃翠玲講述畫中的故事。

■畫45幅油畫

其創作的其他故事,曾發表於《佛教文摘》。他在過去多年一直有意將《森林法庭》化為文字,卻因種種因緣而法完成。

太太勵章在前年往生,為了安撫親友及懷念她,他每日在面子書發文,憶述兩人一起生活的日子,也隨緣把《森林法庭》化為文字。

去年應《佛教文摘》邀請,籌辦傳達佛理與環保概念的繪本,他開始構思,從去年2月至10月,陪伴並引導兒子尚樂共畫了45幅油畫,《森林法庭》遂順利在同年11月出版。

如果某個證據對某方不利,最好的方法就是挑戰它的可靠性。森林法庭繪本第38幅油畫,畫的就是傷風的狗法醫。
如果某個證據對某方不利,最好的方法就是挑戰它的可靠性。森林法庭繪本第38幅油畫,畫的就是傷風的狗法醫。

■淡江高原公寓倒塌啟發創作

1993年底淡江高原公寓的倒塌,牽引出非法砍伐森林對環境帶來嚴重的砍壞。吳德福以此事故啟發,創作了因環境受到破壞,導致山洪爆發、水土流失、大量樹桐衝從下遊,造成動物們死傷無數,森林之王召開森林大會,以揪出罪魁禍首。

一場動物與人類的森林法庭,就此掀開。法庭有法官,有證人與證物,還有控方律師與辯方律師處處針鋒相對,到後來終有判決,並以因果現報收場。

吳德福說,《森林法庭》是45夜的睡前故事。每一夜的小段,他都通過簡單講說,勾勒畫面,激發孩子們的想像,疑團和感悟。在繪本,考慮到法律知識不是平常父母能掌握,為此文字就多了一些,無法太精簡。

《森林法庭》首刷500本,有意支持繪本或購畫,皆可聯絡:012-639 5911。

森林法庭繪本第37幅油畫:來不及逃跑的山貓!它究竟是被樹桐撞死,抑或淹死?
森林法庭繪本第37幅油畫:來不及逃跑的山貓!它究竟是被樹桐撞死,抑或淹死?

■吳德福:陪孩子學3個月油畫

現年20歲的吳尚樂從小就愛畫畫,但真正學畫是在中學畢業後,在父親的陪同下,向邱俊禮老師學了3個月的油畫。

吳德福說,本身在中學時期的畫畫成績不俗,懂得基本技巧,因而陪伴孩子學畫,也在事後親自指導孩子作畫。

他說,由於老師交代尚樂需要經常練習畫畫,他也準備出繪本,因而促成了《森林法庭》。

過程中的挑戰莫過於要尚樂長時間持續專心作畫,以及要讓他畫不是他想要的畫。

“尚樂有自己的想法,但所畫的可能無法為市場所接受。《森林法庭》的畫需符合‘劇情’,我會事先找一些相關的照片,參考畫出想要的圖畫。”

他期待有一天,孩子能自由的創作,也能有人欣賞孩子的畫。

吳尚樂的祖父為漁夫,他畫的這幅油畫,是馬六甲河的漁船。
吳尚樂的祖父為漁夫,他畫的這幅油畫,是馬六甲河的漁船。

■售畫收入捐人生佛學中心

《森林法庭》畫展於新春期間,在馬六甲人生佛學中心展出,展出的16幅畫作賣出了8幅,售畫的一半收入捐給人生佛學中心。

吳德福為人生佛學中心署理主席。主席黃翠玲也是尚樂就讀培風第三小學的時任校長,目前已退休。

黃翠玲指出,《森林法庭》畫展在新春期間展出,獲得了不錯的回響,尚樂的畫作售出捐予該中心活動基金,讓各方皆獲利。

身為前教育工作者,她特別推崇《森林法庭》繪本,認為此繪本具推理性技能,從中讓孩子們明白善惡、成立支持性理論及環保概念,是值得推廣到各學校的繪本。

“或許就因為這繪本,能讓許多孩子們立下成為律師及伸張正義的夢想。”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