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3日訊)佳林園翻板門發揮作用,在近日大雨中避免突發水災的發生,唯因河水高漲,上遊的水不斷湧入,而佳林園的河堤又比其他地方低,若河水持續高漲造成泛濫,佳林園依然逃不過淹水的命運!
馬華漢都亞再也市議員羅舜生指出,水利灌溉局於今年初,為佳林園安裝了3處共6個翻板門,另外在大班鎮也安裝一處3個翻板門。近日大雨,經他觀察,翻板門的操作順利,阻擋河水倒灌,也讓積水更快排除,默迪卡花園與佳林園並沒有如以往般發生突發水災。
他說,基於佳林園第15路與21路向來是突發水災重災區,其中主要原因為該路段旁的河堤,比較包括大班鎮及對岸的古魯蒙都來得低。以今早的情況來說,河水的水平線接近河堤,若河水持續高漲約1公尺,河水就會泛濫淹至住宅區。

●挖深河床有效防洪
他將通過市議會向水利灌溉局提議,填高該區的河堤約1公尺,如此,即使河水高漲,也可避免突發水災。
同時,羅舜生認為當務之急為挖深河床,以加速排水量。
他說,佳林園旁的甲河河床挖掘工作, 理應為一年進行一次,然而據他觀察,該處河床已有四年多沒有挖,造成河床越來越淺,即使被指影響排水的河中圍牆獲拆除,也依然會影響排水速度。
“上遊因嚴重水災,洪水往下流,若排水速度不夠快,沿河一帶就會淹水,這是水利灌溉局必須關注並馬上采取應對行動的。”
他說,佳林園一帶上回淹水是在去年年初,因為河水泛濫而淹水則是在2021年年底,當時在短短一個多月,該區一連發生4次水災。

■居民冀當局撥款提升溝渠
漢都亞再也市議會在去年撥款50萬令吉,提升佳林園15至17路的溝渠,當地居民協會及村委會冀市議會再撥款,提升17路至21路的溝渠。
羅舜生指出,去年的溝渠提升工作,將原本已不成型的土溝,提升至90公分寬及深的溝渠,讓突發水災情況減緩。不過,如若17路至21路的溝渠也能提升為同等大小的溝渠,將能在大雨時以積水的水壓,讓翻板門更順利地操作。
“以現有的情況,必須在溝渠滿到一定程度,翻板門才能操作,但往往一些住宅的廚房已開始淹水;若能將溝渠全面提升, 翻板門在水壓足夠下就能操作,可避免突發水災。”
他指出,市議會將與水利灌溉局商討在一兩年內在靠近排洪溝的地方裝置泵水機,唯短期計劃是提升水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