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衛生部長紮麗哈說,截至去年9月,受聘於衛生部在各醫院服務的護士,有6萬6177人,目前全國仍欠缺約2%的護士待填補。
她說,目前公立與私立醫院共有11萬610名護士,並有762人正在修讀護士與護理專業課程,或平均每年有5000人選擇這個科係,相信對公立醫院欠缺護士的填補,並不是問題。

“根據護士與人口比例,我國2017年為1對302人,2019年1對304人,以及2021年1對297人,至於公立與私立醫院的護士與人口比例,2017年1對554人,2021年1對420人。”
她今日出席在馬六甲舉行的全國專業護理組織研討會後的舉行記者會時,這麼說。在場者有衛生部護士組女總監德威醫生、甲州衛生局長魯斯迪醫生和該組識主席紮拉博士等。
紮麗哈也提到,公立醫院每個病房需要4至5名護士,負責為病人提供護理工作,加護病房為1護士對1病人的比例,如果缺乏護士,病房或加護病房便會出現護士不足的問題。
“一般入職或受聘於衛生部之後的護士,不會輕易離開工作崗位,也有些受雇於私人醫院和在國外服務的公立醫院前護士,最終會選擇重回公立醫院服務。”
部長鼓勵更多人選修專業護理科係,學生畢業後可以選擇在政府或私立醫院提供專業服務。目前有2336名合約護士受聘於衛生部,在全國各醫院服務。
派醫護為災民檢驗
紮麗哈說,全國多個地方上周發生水災後,衛生部已派醫護人員到各疏散中心,為災民提供防範疾病感染,包括冠病檢驗,同時密切關注水災後可能引起的傳染病。
她說,該部門同時與國家災難管理機構全面配合,除了關注水災進展,也派出醫護人員到災區的水災臨時疏散中心駐守,為災民提供保健、護理、檢驗和如何防範感染疾病等服務,因為水災容易引發傳染病,災民需謹慎預防。
她透露,衛生部亦在水災後,繼續觀察來自水災區的災民情況,一些水源性疾病可能會在水災後才會出現,如食物中毒和鼠尿病等。